Page 63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63
❖ 曇鸞大師《往生論注》云:「但以信佛因緣,願生淨土,
「
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淨土。 」
「
❖ 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云:「唯有信願持名,仗他
力故,佛慈悲願。」
「
❖ 傳燈大師《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云:「原非自力而能
主持,乃全仗彌陀,乘大願船,而來拔濟。」
淨土宗講的「他力法門」與「老法師」說的「「二力法門」有
實質性的差別。「淨土宗講的「他力法門」是指在心態上,「平
時」和「臨終時」皆依靠「佛力」。「老法師」說的「「二力法
「
門」是指「平時依靠自力」,等到「臨終時才依靠佛力」。「
善導大師 “胡跪念佛,非力竭不休,雖寒冰亦須流汗。”「大師
在寒冬念佛也念到滿身大汗,怎麼可能自己沒有努力?「「深
信」的是大師自己;「「發願」的是大師自己;「「持名念佛」的也
是大師自己。「善導大師在行為上自己很努力,心態上卻認為
自己的努力微不足道,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做為強緣
(“托佛願以作強緣”),無論自己如何努力都是白費力氣。「
關於「自力、他力」這個問題,大安法師有心個開示(節
錄):“在往生這心點上是全憑佛力,純他力。「在信願持名的
過程當中,有他力也有自力。「自力和他力的關係是感應道交
的關係。「「感」是站在我們凡夫眾生念佛行人這個層面來說,
以我們深信切願持名為「能感」,阿彌陀佛已經成就的四十八
大願為「所應」。「阿彌陀佛「所應」的核心是攝受心切眾生到
西方極樂世界去,這是阿彌陀佛的願。「”
大安法師繼續說:“順應這個願,發懇切求往生的願,透過彌
陀名號為仲介,溝通、互動,就感應道交了。雖然有自力在裡
面,但在橫超三界「帶業往生」上,不是靠單純自己持名的功
夫,而是在於信願持名感通到佛的願力,是願力的巨大力量把
我們橫超出去,是「全靠他力」。自他二力是互相交融的。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