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54
❖ 曇鸞大師《往生論注》云:「一切外凡夫人(沒有斷除
「
惡業的凡夫)皆得往生。」「
「
❖ 道綽大師《安樂集》云:「若有眾生,縱令一生造惡,
臨命終時,十念相續,稱我名字(稱念阿彌陀佛的佛
號),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 善導大師《四帖疏》云:「 無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
小緣,授其小戒,回願往生,以佛願力,即得生也。」「
❖ 印光大師《文鈔三編卷心,覆吳思謙居士書》云:「念
「
佛法門,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門,仗佛慈力,可以帶業往
生。約在此界,尚未斷惑業,名帶業;若生西方,則無
業可得,非將業帶到西方去。」帶業往生是指曾在此穢
土造業,但往生淨土了,之前的業因將無從成為惡果,
而不是將業因帶到西方去,讓業因在淨土成為惡果。
傳燈大師(1554-1628)原是天臺宗的大師,後來專修念佛法
「
門。大師在《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解釋:「娑婆眾生,雖能
念佛,浩浩見思,實未伏斷。」“浩浩見思”是指見解上和
思 想 上 的 迷 惑 非 常 浩 大 。 念 佛 不能把各種迷惑伏住。與處
身於 1400 年前的天臺宗智者大師(他提倡「伏惑往生」)
比較,處身於 400 年前的傳燈大師真實的體會到末法時代的
念佛人沒法子伏惑的困境。
「
聖嚴法師(1931-2009)開示:「根據 觀無量壽經》和 無
量壽經》,凡夫持念阿彌陀佛,仰仗阿彌陀佛在因地所發的大
誓願力,雖曾造大惡業,也能往生彼國 ...... 到了彼佛國土,
由於環境殊勝,不但沒有再造惡業的機會,且經過長期的熏聞,
使先前所造的惡業種子,也逐漸萎縮,不再發芽、生長而接受
果報了。以上就是“帶業往生”的理論。」「注「71
「「
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