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50
土造業,但往生西方淨土了,之前的業因將無從成為惡
果,不是將業因帶到西方去,業因在淨土成惡果。
傳燈大師(1554-1628)原是天臺宗的大師,後來專修念佛法
門。大師在《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解釋:「娑婆眾生,雖能
「
念佛,浩浩見思,實未伏斷。」(“浩浩見思”是指見惑(見
解上的迷惑)和思惑(思想上的迷惑),兩種迷惑浩大。)
並不是念佛就能把各種迷惑伏住或者斷滅的。與處身於
1400 年前的天臺宗智者大師比較,處身於 400 年前的傳燈
大師能夠真實的體會到「末法時代」念佛人的情況。
「
聖嚴法師(1931-2009)開示:「根據《觀無量壽經》和《無
量壽經》,凡夫持念阿彌陀佛, 仰仗阿彌陀佛在因地所發的大
誓願力, 雖曾造大惡業, 也能往生彼國 ...... 到了彼佛國土,
由於環境殊勝, 不但沒有再造惡業的機會, 且經過長期的熏
聞,使先前所造的惡業種子,也逐漸萎縮, 不再發芽、生長
而接受果報了。以上就是“帶業往生”的理論。」「注「71
「「
淨空法師說:「帶業往生帶的是宿業,不帶現行。」注「72 他的
「
意思是說,帶業往生只可以帶没有學佛之前造的罪業,現在念
佛了還造新的罪業,這個罪業不能帶去淨土。也就是說,念佛
了還造新的罪業,不能往生淨土。如此才可以帶業往生,凡夫
有可能做得到嗎?
大安法師開示(節錄):「 一個凡夫念佛人一點錯誤都不犯,這
是不可能的,所以他還會有新業,無論是有多少舊業和習氣很
重的新業,只要他能夠至誠懇切念佛求往生(淨土),也一定
能夠往生的。這就是念佛一法的“帶業往生”的本質特點。淨土
法門是帶業往生之法,淨業行人能懺除業障,固然很好,若懺
不掉也無妨,可以乘佛願力,帶業往生。」注「73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