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46

《無量壽經》云:「 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

               不能及…… 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
               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
               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光佛。」阿彌陀佛又名「十

               二光如来」,佛光必定能令念佛人不墮地獄。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
               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又云:「命欲終時,佛與聖

               眾,自來迎接;諸邪業繫,無能礙者,故名增上緣。」諸邪業
               指的就是五毒引起的諸惡業,但因為有「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

               增上緣」,諸惡業力不能障礙念佛人往生淨土,更加不會令念
               佛人墮落地獄。

               念佛人平時就有深信、切願、持名念佛。此三資糧是善中之重

               善(此是隨重);不間斷的念佛(每天都持之以恆的念佛)是
               良好的習慣(此是隨習);經常自我提醒“生命結束之後,往
               生淨土是唯心的願望”,此念頭保持不變(此是隨念)。從隨

               重、隨習、隨念(三隨)的角度来理解,真念佛人命終之後必
               將蒙佛接引,不墮地獄。


               在“三隨”「裡面,“隨重”最主要(業道如秤,重者先牽),“隨
               習”次之,再下來才是臨終的“隨念”。生前没有造作重大的善
               業或惡業,也没有習慣性的善、惡業,臨命終起的念頭才會發

               生關鍵作用。「「老法師」承認“前二隨”(隨重、隨習)的重要
               性,但他誤認最後心念(隨念)最重要。「

               「臨終最後心念是往生淨土的關鍵因素」有違淨土宗「平生業

                                                                                    「
               成」的祖訓。法然上人在《念佛往生要義鈔》自問自答:「蒙
               攝取之益,平生乎?臨終乎?平生之時也。」上人的回答非常
               清楚、明白,是「平生之時」。平時念佛(隨重、隨習)很重

               要,念佛人不要等到臨終的最後心念。雖然臨終心念也能往生
               淨土,保險心點,還是平時就好好念佛。


               從「萬信萬去」的角度去理解,比較容易看得出最後心念是否
               最重要,以及祖師們與老法師在這點上的差異。祖師們提倡


                                                    46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