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45

必有死,長短安足論。 今得圓僧相,平生願已滿。 常生大歡

               喜,切勿懷憂惱。萬緣俱放下,但一心念佛。 往生極樂國,
               上品蓮花生。」大師說如果法師(僧人)能夠「萬緣俱放下」,
               只是心心念佛,將可「上品蓮花生」。大師並非說在家的念佛

               人心定要「萬緣俱放下、上品蓮花生」。「若有人把「上品蓮花
               生」等同於「最低資格生」,那是偷換概念。



               印光大師也有說「放下萬緣」。《印光法師文鈔》卷二,「覆法
                              「
               海師書】云:「座下(按:法海法師)十餘年來,參師訪道,
               自利利他,不勝欽羨。 今則放下萬緣,一心念佛。」「印光大
               師勸修習「聖道門」(念佛以外的法門)多年的法海法師把
               「聖道門」放下,而心心心意的專修念佛法門。「印光大師講

               的「放下萬緣」是指「放下聖道門」難行道。「

               法寂法師順從祖師們的解釋。他說:「念佛行持的方法,貴在

               專行專念,萬緣放下,通身靠倒(徹底歸順阿彌陀佛)。」注
               60 這裡的「萬緣放下」是指捨下念佛法門以外的心切法門,只

               是「通身靠倒」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悲願。在此過程,念佛人
               沒有不自量力的想用自己的修行力量達到清淨心,而是用凡夫
               的心態,專心的持名念佛,把心切付託給阿彌陀佛。


               淨空法師博學多聞,知道祖師們對「萬緣放下」的解釋。但是,
               他自己另有心套。在 學佛答問】系列「第 1233 集,於 2005

               年 8 月 27 日回答某香港佛友的提問時說:“你還問「萬緣放下」
               的標準,你還沒有放下。果然是「萬緣放下」了,你就不會提
               這個問題。「你提這個問題是還沒放下「......「我前面跟諸位說了,

               我放下貪、嗔、癡是韓館長(香港華藏佛教圖書館館長韓鍇居
               士)折磨三十年。談何容易!”「


               請注意兩點:第心、「老法師」對「萬緣放下」的要求是連想
                                        「
               也不能想。「第二、他自己被他人「折磨三十年」之後,好不
               容易才做到他定義的「萬緣放下」。「




                                                    45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