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48
「
➢ 《覆朱南圃居士書》云:「密宗則有秘傳,然不若淨土
之為直捷穩當也。汝勿以現身成佛等大話自期,則必能
仗佛慈力,帶業往生。」
➢ 《覆吳滄洲居士書》云:「若在今時,恐舉世亦難得一
「
二做到業盡情空地位。唯有念佛一法,若具真信,切願,
志誠念佛,求生西方。縱有通身業力,皆可仗佛慈力,
往生西方,所謂帶業往生者。」
另有《覆張季直先生書》云:「念佛法門,但具真信切願,無
「
論功夫之淺深,功德之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
印光大師又「說:「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
「
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成人之美。靜卧常思己過,閑
談不論人非。行住卧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
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
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
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誇,只管自家,不管
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
人實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
「
印祖上述法語有多個重點,如果只引用「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斷定「“要消滅妄念才有資格往生極樂”(消業
往生),那是斷章取義。其實大師是提醒念佛人,常常保持警
惕,妄念心起,要立刻醒覺,莫被妄念拉着鼻子走。
淨土三經沒有規定念佛人平時就必須「伏住煩惱、三業清淨、
純善純淨」才能夠往生淨土。請看經文:
「
❖ 《無量壽經》卷上云:「無量壽佛,號無量光佛,無邊
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
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
超日月光佛。其有眾生遇斯光者,三垢消滅。」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