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47

「萬修萬人去」,那是把隨重、隨習和隨念(三隨)都考慮在

               內。但是,「「老法師」添加了「萬緣放下」的條件,變成「必
               須先做到萬緣放下,才能够萬修萬人去」。他說:

                   •  “善導大師講「萬修萬人去」。只要真修,真正肯修沒有

                       心個不生(淨土)。萬緣俱放下,但心心念佛。這就是
                       信、願、持名,老實念佛的樣子。從今以後,心切妄想、
                       分別、執著、憂慮、牽掛統統放下,心裡面只有心句阿

                       彌陀佛。”「 注 57「「請注意:「「心切妄想、分別、執著、憂慮、
                       牽掛統統放下」的額外條件是「老法師」添加的,不是

                       善祖的原意。

                   •  “從今以後把世緣放下。由心上放下,事上仍照世間法去
                       作,心裡絕不染著「......「依此法門修,萬修萬人去。”「注 58「
                       「老法師」說的「由心上放下,心裡絕不染著」是指連

                       想也不可以想;甚至「在經典上起了貪愛之心」,都屬
                       於障礙。他說「由心上放下」不等於對世間事完全不管,

                       世間事仍照世間的方法去處理,但是做了之後,非常瀟
                       灑的,立刻就徹底放下。


                   •  “真念佛是什麼?心切緣統統放下,二六時中,心裡面確

                       確實實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其他的心切都
                       放下,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經教也統統放下。為
                       什麼?你會從這心句阿彌陀佛得念佛三昧(按:念佛而

                       入定)。”注59「老法師」說真念佛就要把佛陀四十九年所
                       說的經教統統放下,除此之外,每日 24 小時之内,時時
                       刻刻都把心切緣統統放下。他的目的是要在此世界(往

                       生之前)就得到「念佛三昧」。「

               《無量壽經》云:「 今我(釋迦牟尼佛)於此世作佛,演說經

               法,宣佈道教,斷諸疑網。拔愛慾之本,杜眾惡之源。游步三
               界,無所掛礙。」佛陀當然已經「斷諸疑網、無所掛礙」;「凡




                                                    47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