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0 - 厘清若干关于净土宗的误解 覃亚湾编写
P. 250

不要把其他法门的次第概念带进来念佛法门。如果一定要用次第的观念来

               理解念佛法门,我们可以说念佛法门的次第就是“信、愿、行”:相信阿
               弥陀佛,所以发愿往生净土;既然相信、发愿了,所以老老实实,专一的

               (不夹杂的)持名念佛。


               问(2):《观无量寿经》大部分的内容是讲“观想念佛”,它是否推崇
               “难行道”?


               答(2):《观无量寿经》是“一经两宗”,一部经有两个宗旨。

               《观经》大部分的内容的确是在讲解十三观(观想、观像念佛)。这些内

               容偏向于“难行道”,适合“利根者”。这是《观经》的第一个宗旨。第

               二个宗旨是要强调“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这是
               对“钝根者”,尤其是末法时期的念佛人,宣扬持名念佛(易行道)。此
               宗旨出现在《观经》的结论部分。


               很多人以篇幅的多少来判断,误解《观经》是推崇“难行道”。天亲菩萨

               在《往生论》说:修“五念门”(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
               向门)将来必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观察门”的阐述虽然占了《往生
               论》的很多篇幅,这并不意味“观察门”最重要,其他四门不重要。哪一

               门在什么时期,对什么人重要,是以它的“应机性”(“时机”和“根
               机”)来决定的。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
               名。”从契理契机的角度来衡量,持名念佛才是《观经》最重要的宗旨。
               对末法时期的众生而言,这是毋庸置疑的。


               问(3):《观无量寿经》提及的“上品上生”的各项条件以及“净业三福”

               是否接近“难行道”?


               答(3):《观无量寿经》云:“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
               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这是上品上生的第一组条件。


               “至诚心”是至高真诚的心,真诚的发愿要往生净土。“深心”是从内心

               深处产生的信心。“回向发愿心”是把世间的各种善行,持戒念佛,全部
               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上品上生有第二组的条件。《观经》云:“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
               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


                                                                                                      250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