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厘清若干关于净土宗的误解 覃亚湾编写
P. 42
选择法门,那就必须先仔细比较(“比较”是指与自己的根机对比,并非
跟别人比较),总不可以闭起眼睛随便拿一个。拿各个法门与自己的根机
对比一下是正确的做法,但是要避免“分别心、计较心”。自己选择之
后,不要恶意的诸多挑剔其他的法门,甚至毁谤。
有读者提问应该如何确保不会犯下断章取义的毛病。如果已经掌握好某部
经典的中心思想或者纲领,可以只看经典里面的三言两语;如果还没有掌
握好,千万不要看了几个字就自以为懂,最少要读完,并且理解一整段的
经文,否则就可能会“依语不依义”。读经应当阅读多两本相关的经典,
以经解经,互相对照,也阅读祖师们的注解,参考那些严谨编写的白话文
解释,不要只凭自己的主观理解去解读经文。下面是几个例子。
《金刚经》的名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很多人只是拿前面的四个字来
理解,却忘记后面的四个字“而生其心”。他们以为“无所住”就好了,
一切都不要管,万缘放下。其实“无所住”之后,“生其心”才显得佛教
是积极的、活泼的。
弘一大师的临终绝笔是“悲欣交集见观经”。大师临终时看见《观无量寿
经》所描述的胜境,所以“大悲心、欣慕心”交集。如果把“见观经”三
个字漏掉,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大师会“悲欣交集”了。但是,我们常看到
关于大师的临终绝笔却是“悲欣交集”四个字而已,“见观经”这三个重
要的字反而被砍掉。
法鼓山圣严法师对受菩萨戒的弟子开示:“有戒而犯,胜无不犯。有犯名
菩萨,无犯名外道”。菩萨戒是有犯不失的,犯戒之后必须懂得惭愧、忏
悔。虽然有犯戒,依然是菩萨。但是,如果丢掉前面的“有戒而犯,胜无
不犯”,只取后面的“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把它理解为“有犯戒
的人就是菩萨,没有犯戒的人就是外道”,那是大错特错。
“如是我闻”和“听经闻法”的“闻”,不应该理解为“听闻”,而应当
理解为“闻、思、修”。如果只是停顿在“听闻”的阶段,那是与佛教结
一个善缘,不是真正的听经闻法,更加不是学佛。
结论
生死事大,轮回可怖。在这个末法时代,众生的根器相当差,一般的凡夫
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脱离轮回是极难的。对绝大多数沉溺在苦海的众生而
言,念佛法门是唯一的可行之法。如果弘法者不向他们弘扬正确的净土法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