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MFB24論文-王維彤2024final
P. 12
析 (cross-sectional regression analysis) 的方法,觀察前一個月的波動
率對報酬的影響。他們構建了股票投資組合並進行分類,在控制了市
場風險、規模風險和價值風險之後,研究了不同股票波動率對未來預
期收益率的影響。結果說明低波動度投資組合平均報酬與風險調整後
的報酬,都顯著高於高波動度投資組合。這一現象在不同時期和不同
市場中都存在。由於低波動性投資組合通常在長期表現中呈現出較高
的回報,這與高風險高報酬理論相反。因此投資者可以通過構建低波
動性投資組合獲取超額報酬的現象,被稱為低波動效應。這一研究結
果對投資者的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提供了重要啟示,強調了在進行投
資決策時需要充分考慮股票波動性風險。
在隔年,Blitz and Van Vliet (2007) 深入研究了低波動因子策略的
應用。通過以標準差衡量股票構建低波動的投資組合策略,實證結果
說明,低波動股票在長期內表現出較高的風險調整後收益。在對 1986
年至 2006 年全球已開發市場大型股票的回測中,兩位作者發現最低
波動股票和最高波動股票之間的年度績效差異為 5.9%。最低風險十
分位的夏普比率為 0.72,而市場為 0.4。相比之下,最高波動十分位
的夏普比率僅為 0.05。這一現象說明,投資者可以通過選擇低波動
性的股票來降低投資風險,而不必犧牲預期收益。這些實證結果不僅
適用於美國、歐洲和日本股市,還適用於其他市場。因此,股票波動
率是影響股票風險調整後收益的重要因素。根據這項研究,投資者可
以通過選擇低波動性的股票來降低投資風險,而不必犧牲預期收
益。Blitz and Van Vliet (2013) 在另一篇論文中,研究了低波動策略在
新興市場的有效性。他們對 30 個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市進行了回
測,發現從 1988 年到 2010 年,低波動股票和最高波動股票之間的
年度績效差異為 2.1%。這一結果說明,低波動策略在新興市場也同
樣有效。它為投資者在新興市場進行投資提供了新的思路,並再次證
明了股票波動率是影響股票風險調整後收益的重要因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