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8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248

模仿人思考後產生的行動”的情況下,可以說機器與人產生的「功能狀態」是別

                   無二致的,而且也不必要對機器另眼看待,我們就可以說,機器是在思考的

                   (Andrew Hodges,林鶯,2017,頁  64)。




                                              第三節  圖靈測試的哲學意涵


                          圖靈的思想實驗可以說是哲學的,他現在試圖用模仿原則為基準,為了判


                   斷機械智能的有無展開論證,而且避免了傳統的笛卡兒心智哲學在論證智能或者

                   心智時不可避免地要去探討心靈是否具有客觀性,直接地以”人會思考”這個預設

                   立場去說明,機器一旦做到人才能做到的智能行為,我們就能定義它具有與人類


                   相同具備的能力,並且,這在當時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很大程度上圖靈震撼了

                   不僅僅是剛剛還在發展的機器工學,還有他的想法引起了許多人的討論與爭辯,


                   紛紛議論圖靈大言不慚地把人類的智能與機器的智能並駕齊驅,關於這點,圖靈

                   就在他正式發表的論文中,針對各種方面不同意他的想法,做出了整理,提出了

                   九個類別”對他的想法的反駁”的反駁,在這裡我只提出幾個反駁以便集中探討:


                   1.  數學上的反對:根據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在充分完善且不互相矛盾的邏輯系

                        統之中,依舊存在一種陳述語句,既包含在邏輯系統內,同時無法被系統規

                        則證明的真命題,舉個簡單的語句悖論例子:我正在說謊,簡單來說這只是


                        想把數學定理應用到圖靈測試,想借此反駁機器總是會有一兩個問題實際上

                        是它的設計規則中所回答不了的;但是圖靈如此回應:本質上這讓圖靈測試

                        中的機器出現了一點瑕疵,但是類比到人類,人類依舊也有出現如同上述難


                        以回應的語句悖論,可以反過來這麼說,機器會表現出人的智能,也會表現

                        出人的缺陷。


                   2.  意識問題的爭論:唯一有辦法確認機器有智能的方法,就是人類變成這台機

                        器,感受到機器能夠思考;對圖靈而言這個爭論類比到人身上只是讓我們難







                                                            5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