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0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250

1.  機器的運作過程一點都不重要,重點一直在於圖靈測試表現出的結果

                             是否足以令我們判斷這一個回答者具有人類智能。


                        2.  機器關於智能表現或是本身的缺陷是可以忽略或改善的,因為類比之

                             下人類並沒有優於機器,或者同樣關於心靈、智能的問題或缺陷人類

                             也有。


                        3.  如同人類,機器是可以學習的。




                                                      第四節  小結

                          自從 1950 年代後,圖靈測試以及智能機器的內容一直受到不少討論及挑


                   戰,關於圖靈對於智能的界定標準提出了很多詰問,在後來 1980 年,約翰·羅傑

                   斯·希爾勒(John Rogers Searle,以下稱希爾勒)在他的論文《心靈、大腦和程式》


                   (Minds, Brains, and Programs)之中提出了中文房的思想實驗,中文房本身的架

                   構幾乎等同於圖靈測試,如果說圖靈測試是透過遊戲,證明只要機器與人的作為

                   結果相同,就具有同等思考能力,那麼接下來提出的中文房的論證,就是在證明


                   即使機器通過了圖靈測試,依舊我們不能證明機器有智能,或者機器智能事實上

                   有我們在圖靈測試中看不到的盲點。

































                                                            7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