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4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254
擬為人腦神經細胞的機械零件,而且零件各自完全不懂中文,但是他們統整工作
後的中文房整體卻因此產生理解知識心、經驗外在等等的心靈現象,不過希爾勒
還是相當堅持,大量的機器零件共同運算與人腦的心靈狀態始終不同,該要類比
的話一個國家或者一部汽車都會產生意識或者理解能力,在來強 AI 支持者們的
主張也有一個關連到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的漏洞,按他們的說法,機器在安裝程
式同時就產生了心靈狀態,也就是說機器運作只是機器運作,與產生的心靈狀態
之間變成了有某種連結關係的兩個實體,這就走到了笛卡兒的心物二元論了。(羅
傑‧彭羅斯,許明賢、吳忠超,1993,頁 23)
對中文房的反對也不止於此,還有有關中文房之中關於中文這個元素的特
殊地位,那就是”語言”,對於站在這個角度的反對者,他們試圖攻擊希爾勒在語
言學上的漏洞,那就是語法還有語意這兩個方面,語法是甚麼?以羅傑香克的故
事為例,裡面的語法有:誰走進餐廳(餐廳裡走進一個人)、誰點了漢堡(漢堡被訂
製)、誰付了小費給誰等等的,語詞表現出來的物與物、或物與事間的各種關聯。
語意是甚麼?是指詞語結構的組合中,表達出的某種實際意涵,再以上述的故事
為例:誰走進餐廳(這個人餓了、他想吃東西)、誰給了小費或誰不給小費(這個人
對於服務滿意),現在看看中文房,我們似乎能明白,對於房中人來說,對表操作
符號只是在操弄語法規則而已,他只是在隨規則書組合一個又一個的符號,對他
而言像是把”男人”這個符號放進”走進”這個符號的前面,又把”餐廳”這個符號放
到”走進”這個符號的後面,於是組成了一串符號”男人走進餐廳”,這就是語法操
作,但是房中人永遠不會理解”男人走進餐廳”是甚麼樣的概念,希爾勒是想強調,
重複且大量的執行符號排列的語法操作,對於那人始終不會連想到這串符號與”
有個男人他走進餐廳”的想像情境連結在一起。
不過,當時的哲學家保羅·丘奇蘭德蘭德(Paul‧Churchland,以下稱丘奇蘭
德)就針對中文房的語言問題做出反駁。
丘奇蘭德首先整理了中文房的三段論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