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5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405

德品質。

                          亞里士多德認為,“既然靈魂的狀態有三種:感情、能力與品質,德性必

                   是其中之一”       252


                          感情是我們一般遭受不好的事或好的事之後伴隨之情感,而靈魂的能力可


                   以使我們獲得感情,品質則做為中介而後做出判斷,在此我舉一個例子加以說明:

                   假設小明的父親遭人誣陷,小明覺得很難過,而他當下產生有兩種選擇:

                   一、因為悲痛欲絕,他選擇躲起來,不去面對一切真實世界。


                   二、憤怒過頭而殺了誣陷他父親的人。

                       最後他選擇後者,殺了誣陷他父親的人。

                          從上述的例子中,我們根據亞里斯多德的德性論做判斷,他這兩種都是基


                   於感情而生的行為,除了感情,他缺乏了品質,也就是此篇最重要的「德性」。

                          這種道德德性是習慣養成的,而能力則是自然賦予的,因此,亞里士多德

                   說“一切德性,只要某物以它為德性,就不但要使這東西狀況良好,並且要給它


                                                                                                  253
                   優秀的功能。……人的德性就是種使人成為善良,並獲得其優秀成品的品質” 。
                          德性作為一種高貴的品質,是我們通過習慣養成的,它既不出於自然,也


                   不反乎於自然。首先,我們是通過習慣來完善自然賦予我們接受德性的這種能力。

                   其次,我們總是先獲得自然饋贈我們所有能力的潛能,然後才在我們的活動中顯

                   現。


                          亞里斯多德認為我們每個人天生都有不同的能力,而我們必須依照我們自

                   己的能力,去做我們最擅長的事,那去實踐我們最擅長的事,就會獲得幸福。例:


                   假設有一個流浪漢,他什麼都不會,所以沒有一個場合能讓他發揮他專長,那他

                   在亞里斯多德的城邦概念裡,他就沒辦法實現身為人的目的。而假設今天有一個

                   麵包師傅,先不論客人對他的評價、技術是好壞與否,至少它有一個場域,能讓





                   252 選自羅伯特·艾倫《哲學的盛宴》
                   253   尼克馬格倫理學 P.59 P.60

                                                            10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