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台灣庶民小吃-converted
P. 44

嘉義潤餅

                   2015 月 4 月 15 日
                         清明節過了好多天了,餘味依然繞舌,還來分辨一下
                    「潤餅」跟「春餅」、「春捲」的不同吧。簡單說,「潤餅」

                    在台灣是向來這麼叫的,連雅堂的《臺灣通史》就是。它也是
                    「春餅」,但跟「春捲」却不搭軋。主要的分辨點在於,

                    「潤餅」的本性,  必得清淡爽口,而春捲,其包捲的內容
                    很混雜,而又往往過炸,口味過重過雜,這與潤餅的原真

                    有別。所以「潤餅」不好跟「春捲」混在一起。

                        那為什麼潤餅的本性就是清淡呢?一言以蔽之:它是
                    春天的應景食物。用春天當令的各色各樣清新的時蔬,以
                    恬淡薄餅輕輕一裹即成,如此而已。  此外,清明節源於寒

                    食節,可以遠溯自春秋時代,寒食節不可舉火,也是「潤餅」

                    必須是清淡的另一背景了  !有人說它原叫「軟餅」,「軟」
                    「潤」是諧音,這不太重要;但另有說是「春餅」,此說可
                    通。杜甫有詩「春日春盤細生菜」;而《四時寶鏡》中有記

                    載:「立春日,食蘆菔,春餅,生菜,                              號春盤」恰恰可為佐

                    證。
                        好吧,為了小朋友可以更明白這項深富文化內容的食物,

                    說得累了,咱們舉幾個例子吧。底下是嘉義市西市的潤餅
                    做法,我認為是很得正味的。照片可以看到高麗菜(大

                    宗)、胡蘿蔔,有一盤蘿蔔乾切成碎丁;此外,很必備而獨
                    特的,是乾煎豆腐,以及攤得極薄的雞蛋皮。西市另喜添加

                    些肉燥,  以免淡得過頭了,添得也很和適。關鍵在要加上
                    些些肉料,未必肉燥。這約略也就是嘉義地區的共同吃法

                    了,是古諸羅縣城,應是有譜的!飲水思源,一口「潤
                    餅」,可以追溯古今,是豐厚而多采的!!






















                                                                  44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