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猪病防治
P. 94
【诊断】本病发生突然与传播迅速,伴发高热和严重呼吸困难,早期发现个别猪死前
从口鼻流出带血性的泡沫样分泌物,死亡率高。死后剖检见肺脏和胸膜有特征性的纤维素
性坏死和出血性肺炎、纤维素性胸膜炎,以此可作出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血
清学检查。
1.病原学诊断 病料涂片镜检、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V 因子需要试验、生化试验、
动物试验等。
2.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试验主要用于筛选试验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我国已建立的血清
学诊断方法有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等。
3.分子生物学技术 主要是应用 PCR 方法进行诊断。该方法具有快速诊断和敏感性高
等优点。
【防制】
1.治疗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用药情况及实验室的药敏实验结果,猪胸膜肺炎放线杆
菌对头孢噻呋、替米考星、先锋霉素、恩诺沙星、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庆大霉素、卡那
霉素等敏感。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发病猪,通过注射给药,对未发病猪,在饲料或饮水中添
加药物,先用治疗剂量数天,然后改用预防量给药数周可控制此病。
在本病的防治过程中,用于预防的药物应有计划地定期轮换使用,最好通过药敏试验
选择药物。
2.药物预防 在本病的易感阶段,饲料中添加敏感的抗菌药物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作
用。
3.防制并发症 注意预防猪伪狂犬病、猪瘟、蓝耳病、支原体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
等,这些疾病破坏猪的免疫系统或肺脏的防御功能,从而使猪对 APP 的易感性增加,因
此一定要做好这些疾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4.免疫接种 预防本病的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两种。由于胸膜肺炎放线
杆菌的血清型多,不同血清型菌株之间交叉免疫性又不强,因此,灭活疫苗主要由当地分
离的菌株制备而成。灭活苗不能消除患病动物的带菌状态,只能减轻病变程度,不能抑制
感染和发病,因此灭活苗的效果不理想。各种亚单位疫苗成分不尽相同,一般是以胸膜肺
炎放线杆菌外毒素为主要成分,附以外膜蛋白或转铁蛋白等各种毒力因子,保护效果不一。
研究表明,弱毒疫苗保护效果好,但目前尚无商品化疫苗应用。
单元八 副猪嗜血杆菌病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革拉泽氏病(Glasser’s Disease),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猪的
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以胸膜炎、肺炎、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
【病原】该病病原菌曾称为猪嗜血杆菌和猪流感嗜血杆菌,后来证明其生长时不需要
X因子(血红素和其他卟啉类物质),更名为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副猪嗜血杆菌具有多种不同的形态,从单个的球杆菌到长的、细长的以至丝状的菌体,
革兰氏染色阴性,通常可见荚膜,但体外培养时易受影响。该菌生长时严格需要烟酰胺腺
嘌呤二核苷酸(NAD或V因子),不需要血红素和其他卟啉类物质(X因子),脲酶和氧化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