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1 - 猪病防治
P. 91
【临床症状】本病潜伏期为 l~14d,临诊上一般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1.最急性型 俗称“锁喉风”,常突然发病,无明显症状而死亡。病程稍长的,表现体
温升高至 41℃以上,呼吸高度困难,心跳加快,食欲废绝。临死前,耳根、颈部及腹下
部等处皮肤变成蓝紫色,有时有出血斑点。同时咽喉部肿胀,有热痛,重者可蔓延至耳根
及颈部。病猪口鼻流出泡沫样液体,有的混有血液,呈犬坐姿势,常因窒息而死。病程仅
1~2d。
2.急性型 主要呈现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败血症较最急性型轻微。病初体温升高
(40.5~41.6℃),发生短而干的痉挛性咳嗽,有鼻液和脓性结膜炎,初便秘后腹泻。末期
皮肤有紫斑或小出血点。病程 4~6d。有的病猪转为慢性。
3.慢性型 多见于流行后期,主要表现为慢性肺炎或慢性胃肠炎。持续性咳嗽与呼吸
困难,由急性转来的呈渐进性消瘦。病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步行摇晃。有的关节发生
脓肿,皮肤出现痂样湿疹。后期腹泻,以致衰竭死亡。病程约 2 周。
【病理变化】
眼观病变 最急性型为全身黏膜、浆膜、皮下组织有大量出血点,以咽喉部及其周围
结缔组织的出血性浆液浸润、喉头黏膜高度充血和水肿、气管内充满白色或淡黄色胶冻样
分泌物为特征性病变。切开颈部皮肤,可见大量胶冻样淡黄色纤维素浆液,水肿自颈部延
至前肢。全身淋巴结出血、切面红色,尤其是颌下、咽后和颈部淋巴结。肺急性充血、水
肿。脾有出血点,不肿大。心外膜和心包膜有出血点。胃肠黏膜有出血性炎症。皮肤有出
血斑。
急性型除有出血性病变外,特征性的病变是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彩图 61~63)。肺炎
灶多发生于肺尖叶、心叶和膈叶的前下缘,有时也发生在膈叶的背部。肺有不同程度的肝
变区,在肝变区内常有坏死灶,肺切面呈大理石样花纹,肺小叶间质增宽,充满胶冻样液
体。胸膜常有透明、干燥的纤维素性附着物,严重的肺与胸膜发生粘连。胸腔及心包积液,
有纤维素性心包炎。气管、支气管内有泡沫状黏液。
慢性型,尸体消瘦、贫血。肺组织大部分发生肝变,并有大量坏死灶,坏死灶周围有
结缔组织包囊,有的形成空洞,与支气管相通。胸腔及心包积液,肺与胸壁粘连。有时在
肋间肌、支气管周围淋巴结、纵膈淋巴结以及扁桃体、关节和皮下组织内有坏死灶。
显微病变 肺泡腔、细支气管、支气管腔内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伴有黏膜上皮纤维
素性变化,脱落。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尤其是最急性型病例的咽喉部的症状,
结合对病猪的治疗效果,可作出初步诊断。
将病料涂片镜检,见到两极着色的卵圆形短杆菌,接种培养基可分离到该菌。在 5%
牛血琼脂培养基上能产生 Fg 型菌落。
必要时用小鼠进行实验感染,一般在注射病料后 24h 内死亡。剖检呼吸道和消化道黏
膜有出血点,脾不肿大,肝充血、肿大及坏死。
【防制】
1.治疗 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物敏感,但该菌很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可以通
过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药物。通常对猪肺疫的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喹诺酮类、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