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第五卷
P. 187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重税引起的,而且是由实物税改为货币税造成的。( 105) 另一方面,在
亚洲,地租的实物形式(它同时又是国税的主要因素)是建立在像自
然关系那样一成不变地再生产出来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的,这种支
付形式反过来又维护着这种古老的生产形式。这种支付形式是土耳
其帝国自身得以维持的秘密之一。如果欧洲强加于日本的对外贸易
使日本把实物地租改为货币地租,日本的模范的农业就会崩溃。这种
农业的狭隘的经济存在条件也就会消失。
在每个国家,都规定一定的总的支付期限。撇开再生产的其他
周期不说,这些期限部分地是以同季节变化有关的生产的自然条件
为基础的。这些期限还调节着那些不是直接由商品流通产生的支
付,如赋税、地租等等。这些分散在社会上各个地方的支付在一年的
某些天所需的货币量,会在节省支付手段方面引起周期性的但完全
是表面的混乱。 (106) 从支付手段的流通速度的规律中可以看出,一
(105) "货币成了万物的刽子手。"理财术是"一个蒸锢器、它使多得惊人的
货物和商品蒸发,以便取得这种致命的膏汁\"货币向全人类宣战。 n (布阿吉
尔贝尔《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 ,德尔编《财政经济学家))1 843年巴黎版第
1 卷第 413 、 419 、 417 、 418 页)
(1 06) 克雷格先生对 1826年的议会调查委员会说 :"1824年圣灵降临节,在
爱丁堡,需要如此大量的钞票,以致到 11 点钟,我们手里连一张钞票也没有了,
我们到一家一家银行去商借,但是都没有借到,许多交易都只好凭纸条付款。
但是到了下午 3 点钟,所有的钞票都回到了那些发行钞票的银行。这些钞票只
不过转转手而已。"在苏格兰,虽然钞票的实际平均流通量还不到 3∞万镑,但
是到了一年的各个支付期限,银行家手里所有的钞票(共约 700万镑)都要动
用。在这种情况下,钞票只是履行一种单一的特殊的职能,这个职能一经完成,
它们立刻又各自回到那些发行钞票的银行。(约翰·富拉顿《论通货的调整》
1845年伦敦第2版第 86 页注)为了便于了解,这里附带说一下,在富拉顿写这本
书的时候,在苏格兰支付存款,不用支票,而只用钞票。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