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7 - 20200422
P. 147

中國家庭教育理論之探討



                         例如社會領域的主要教育功能為傳遞文化與制度,培養探究、參

                   與實踐、反思及創新的態度與能力;其基本理念在於涵育新世代的公

                   民素養,以培育公民面對各種挑戰時,能做出迎向“共好”的抉擇,


                   並具社會實踐力。

                         因此社會領域課程綱要,根植於「適性揚才、終身學習」之願景,

                   以人文與社會科學相關知識為基礎,循序發展。包括「歷史」的旨趣

                   與探究方法,並呈現以下特色:

                   (一) 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考量不同背景學生的多元生活經驗,並兼

                            顧生涯探索及發展,提供自主

                   (二) 學習空間與彈性。

                   (三)透過多重策略達成領域內的縱向連貫與橫向整合:

                     1.以涵育公民素養為指引,透過不同主題或形式的探究與實作活動,


                        提供各科目的協同及議題融入的空間。

                     2 .強調根植於生活世界的體驗與思辨,兼顧知識內容、情意態度、

                        與實踐能力的多方面綜合發展。

                   二、基本理念

                         十二年國教之課程發展本於全人教育的精神,以「自發」、「互動」

                   及「共好」為理念,強調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學校教育應善誘

                   學生的學習動機與熱情,引導學生妥善開展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


                   與自然的各種互動能力,協助學生應用及實踐所學、體驗生命意義,

                   願意致力社會、自然與文化的永續發展,共同謀求彼此的互惠與共

                   好。

                   三、課程目標

                         以社會領域為例,社會領域課程(含歷史學科),旨在培育學生

                   面對未來、開展不同生涯所需的公民素養,其目標如下:

                   (一)發展個人的主體意識,以及自律自治、自發精進與自我實現的

                   素養。



                                                                                                   130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