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食髓知味
P. 7
小籠湯包
小籠包別稱小籠饅頭,源於北宋京城開封的灌湯包,
南宋時在江南承傳、發展和演變而成,近代以常州
萬華茶樓的小籠饅頭最為出名。小籠包,是常州、
無錫、上海、南京、杭州、嘉興、蕪湖、徽州、嵊
州等江南地區著名的傳統小吃。常州小籠包味鮮,
無錫小籠包味甜。而誕生於清末同治十年的上海南
翔小籠同樣歷史悠久,享譽中外。
灌湯包子是一種傳統特色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麵
粉、溫水、豬五花肉等。早在北宋市場上已有售賣,
當時稱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著名產地揚州。灌湯
包子有了形式美,其內容精美別致,肉餡與鮮湯同 「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品蟹黃包」
居一室,吃之,便就將北國吃麵、吃肉、吃湯三位
一體化,是一種整合的魅力。 吃灌湯包子,湯的存
在列第一位,肉餡次之,麵皮次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