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 - 1060703_台中學儒高普考場電子書_P28
P. 13
台中學儒 高普考行政專班 7/16 全新開課 04-22290111
其因應方法只是改變其行動,而未能從價值改變來影響結果。
「雙圈學習」(Double-loop learning)
單圈學習外,進一步探究關於組織規範、目標認知的錯誤並予以矯正的過程稱為
「雙回饋圈學習」。亦即學習不應止於偏差的矯正,而應顧及對現行運作規則的質
疑,如此,學習始能深化,才能有助於對趨勢潮流的思考,而非技術細節的轉
化。
「全像圖組織」(The holographic organization)
組織如同「大腦」般,大腦功能扮演全像圖的(Holographic)作用,為一相互分
立(大小腦、延腦等)卻合作的全方位運作。
組織的決策就如「神經中樞」體系,隨時注意環境變化,掌控環境資訊,尤其透
過「負向回饋」作用,使組織成為具矯正作用的「學習型組織」。
全像圖的組織設計原則:
將整體植入所有部分、 必要的多樣性、 重疊的重要性、 適中的規範以
及 學習如何學習(創造自我組織的能力)。
「墨菲定律」(Murphy's Law)
墨菲定律的原義係強調看似細微或不起眼之處,經常是問題的根源,換言之,小
問題經常釀成大災禍,故而管理必須「防微杜漸」、「精益求精、無微不至」、「相
信差錯、致力無錯」,始能止於至善,實現無缺點目標。
「不稀罕效應」(BOHICA,Bend It Over, Here It Comes Again 的簡寫):
抗拒(反)革新情結,係指組織成員對革新計畫(含新管理方法)的抵制態度,只
要員工刻意忽視,久而久之,革新計畫最後必會無疾而終。(組織成員對於革新保
持抵制或陽奉陰違的態度。)
「彼得定律」(Peter's Principle):
指出社會上各種組織體系均發現其成員有能力不足的病態,亦即庸碌者多而賢才
少,才能不足而無法勝任(更高階層)工作,終致組織退化,強調教育訓練的重要
性。
「白京生定律」(Parkinson's Law)
英國學者白京生(Parkinson)教授,發表許多諷刺性的文章,以詼諧的筆調探討現
代行政組織的許多病象。主要論點為:
行政首長均偏好增加部屬,以形成自己的一股權勢。
機關成立的年代愈久,其成員的素質便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