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創新與創意
P. 109
基金正考慮聘請一位新的股票分析師。在面談應徵者時,橋水的主管一定會評估他們是
否擅長分享資訊。他們不會雇用那些看起來可能會為了與同儕競爭,而私藏資訊的候選
人。
如果你引進的一項新元素或連結,會以某種方式改變組織的運作方式,此時很重要的
是,應整理記錄它的效用,因為若是略微調整它,可能可以讓其他人不必重頭開始,就
解決另一個不同的問題。對新機制的精確描述,可讓你組織中的人員更容易看出,它在
什麼時候可以成為他們的解決方案,並了解如何視情況調整它。我們在所任職的 BCG 亨
德森智庫(BCG Henderson Institute)進行的工作當中,會定期整理記錄我們最有影響力
的想法來自何處,以及它們是如何發展與分享。根據這些知識,我們可以擴展並複製已
證明有效的方法,並根據新的經驗加以修正。
加入對改變的偏好。大自然偏好變化,這根植於它的繁衍設計;元素與連結都會透過基
因突變與重組而不斷演化。成功的突變在天擇過程中受到偏愛,而優異的新突變可能隨
時會出現。這一過程增強了物種的適應能力,以及族群的復原力。持續突變確保了持續
的適應與隨時存在的變異,而這些最可能在某個外部災難當中存活下來。但複雜性受到
抑制,因為多餘或不佳的突變會透過天擇而逐漸消失。
遺憾的是,企業裡不會自動產生突變。其實,組織動態發展傾向於抗拒改變。隨著員工
適應了結構與流程,這些結構與流程會變得愈僵化。為了防止這種僵化,組織必須在行
為上植入一種對改變的偏好。
以中國科技巨擘阿里巴巴為例。它的六大核心價值觀之一就是「擁抱變化」,阿里巴巴
共同創辦人、前執行董事長馬雲認為,「變化是最好的平衡」。除非有好的理由不應改
變某個元素或流程,否則阿里巴巴會繼續改變。例如,它在 2012 年跨部門調動了 22 名
最資深的事業單位主管來打破壁壘,並展現公司致力促進彈性。在實務上,這家公司不
停改變,今日的阿里巴巴看起來與三年前大不相同。這個原則也應用在雇用決策,公司
謹慎評估新員工的變革經驗,以及是否能自在地面對變化。
放鬆控制。人類自然傾向要握有控制。但尤其是對於複雜或動態的問題,自然浮現的解
決方案,常會優於刻意設計和受到微觀管理的解決方案。或許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阿里
巴巴前策略長曾鳴才會說:「絕對不要讓企管碩士靠近一個可以自行運作的市集。」
聰明的企業不會微觀管理每個決策,因為它們明白,允許個人自由參與持續反覆進行的
實驗,可能會比刻意設計與嚴格管理每個步驟的做法,帶來更強大的結果。當組織身處
的環境,以無法預測和無前例可循的方式演變時,更是如此。
放鬆控制可加強模組化,並促進創新浮現。自主的小型團隊愈常實驗運用新的元素與連
結,他們為組織創造的選擇就愈多,只要那些創新被適當地整理記錄,並讓所有的團隊
與小組都能採用。豐田(Toyota)是個好例子,可呈現這種做法如何運作。豐田鼓勵所
有員工自由進行實驗,但他們必須具體說明自己的建議並預測結果,管理階層的角色主
要是為進行實驗的員工提供支持與意見,而不是明確地指導他們。〔見〈解開豐田生產
系統的基因密碼〉(“Decoding the DNA of the Toyota Production System,” HBR,
September-October 1999)〕。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