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創新與創意
P. 126

突,或交通成本。員工可視需要而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向每天沈浸在這主題的同事學
        習。


        轉型學習長善用所有這些發展。或許最顯而易見的是,他們逐漸不再採用傳統的課堂訓
        練;在傳統訓練裡,人們在同一段時間內接觸相同的內容,不論他們的特殊需要或理解
        程度為何。相反地,這些學習長正在將學習個人化、數位化,並細分學習內容。他們正
        將注意力從特定的課程,轉向整個學習體驗。


        為了應付員工在消化與吸收資訊上的不同偏好,愈來愈多公司現在透過許多不同的媒體

        來提供訓練,包括文字、語音、影片等媒體。轉型學習長則進一步引進一些創新做法,
        像是可在人們的行事曆上保留學習時間的程式,以及在主管上班時間提出有關領導力問
        題的手機應用程式。他們提供遊戲與模擬,鼓勵公司內部的主題專家製作類似 YouTube
        類型的教學影片。他們甚至嘗試使用人工智慧來開發推薦引擎,可在個人與同儕行為的
        指引下,為員工推薦量身打造的學習活動。簡單來說,轉型學習長盡其所能創造引人入
        勝且有效的體驗,以配合員工的情況,無論他們身處的地點、時間或腦力情況為何。


        優化學習資源的資料庫。學習長必須仔細挑選要保存哪些學習素材,以及如何提供這些

        素材。曾擔任奇異數位(GE Digital)學習主管的希瑟.懷特曼(Heather Whiteman)與
        她的團隊,運用分析法來研究了數千名員工所上的數百個課程,然後系統化地刪除那些
        有不足之處的課程,刪除標準不僅是根據使用情形或評價,也根據課程對員工成長的影
        響。「如果一門課不能改進可推動績效的能力,我們就會捨棄,改為選擇另一個能做到
        這點的課程,」她告訴我們。



        同樣地,維爾納夫與她在瑞銀的團隊,也用分析法來優化學習資料庫。這家銀行把大量
        的訓練素材放上網路,但分析顯示,許多蒐尋這些素材的員工,還沒有找到他們需要的
        素材就放棄了。了解這一點之後,維爾納夫與她的團隊把焦點放在開發少一點的核心資
        源,但都是更好的資源。之後,他們運用行為科學的原則,設計了一個使用者介面,一
        頁最多只放置六個項目,只要點擊三次以內就能找到任何項目。結果非常顯著:現在使
        用公司核心學習資料庫裡素材的員工,人數是之前的十倍。


        平衡面對面學習與數位化學習。學習長應該進行一些實驗,以找出面對面學習與數位化

        學習的恰當組合。嘉吉一直到不久前仍把 80%的預算用在面對面訓練,只有 20%用在數
        位化訓練,目前它正在設法把這兩個比率顛倒過來。


        德溫和她的團隊重新設計了公司的培養領導力計畫,把一些課程放上網路。高階領導人
        一開始對數位教學的成效持保留態度,並且擔心失去建立人脈與關係的機會。但這些疑
        慮持續不久。嘗試線上學習的前三組參與者,都非常喜歡這個經驗,於是後來上了比規
        定數量還多的訓練課程。「我們看到的是,這可以配合他們每天的步調與節奏,他們喜
        歡網路提供的彈性,」德溫說。



        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則已經開發出一個矩陣,來協助確認某個課程比較適合採
        用哪一種教學方式,是面對面授課、完全數位方式,或綜合這兩者比較好。這個矩陣協
        助領導人衡量多個因素:內容類型,目標對象,以及有關開發與提供課程的考量(見
        表:「數位化訓練或面對面訓練?」)。



                                                           125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