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創新與創意
P. 24
5.施崇棠:OKR 是華碩轉型的最後一塊拼圖
名家篇》董事長達成策略目標的利器
文/張彥文、廖君雅
2019 年 10 月號(別把指標當策略)
施崇棠認為,OKR 就是華碩一直在尋找的有效管理工具。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是一位熱愛閱讀的管理者,由於身處競爭激烈的 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產業,為了避免主管因忙於工作而忽略追求新知,他經
常會發起讀書會或是工作坊,透過閱讀凝聚共識,找到屬於華碩人的共同目標及工作原
則。
施崇棠強調,要創造出集個人智慧之大成的「眾志」,必須克服大家的主觀,最後形成
主觀中的客觀,才能更上層樓成就「一流公司」,但這也是最困難的關卡。
他發現,最近受到熱烈討論的 OKR 目標與關鍵結果法則,可以協助解決這個問題,而且
他也在華碩內部開始推動 OKR,「我把《OKR:做最重要的事》」這本書當做華碩轉型
的最後一塊拼圖。」
傳統的 KPI,比較偏向本位主義,個人績效優先。但 OKR 強調透明運作的機制,從執行
長到基層員工,所有人的目標公開共享,公司會先訂出一個企業發展的共同目標,接下
來各部門都會有個別的目標,但最後都要集結在共同目標之下,這個價值主張是很多企
業缺乏的,企業規模愈大,更難做到。
OKR 在制定目標時,非常強調由下而上的決策討論過程,所以很容易檢討出過去訂的
KPI 當中有什麼缺失?是不是之前對公司的整體目標不夠了解?或是目標不切實際,甚
至無法達成?
當 OKR 推動成熟後,就會改正許多目前管理上的缺失,更容易達成施崇棠一直強調的
「眾志」。
因為 OKR 強調契合與連結,全體員工可以共同參與目標設定的過程,當大家都寫下自己
的工作計畫時,很容易發現最好的點子。這樣的過程也能夠培育協作的精神,當某位同
仁看起來難以達成某項季度目標時,大家都可以看到他需要幫忙,便會有人伸出援手、
提出建議,共同改善落後的進度。
若企業成員的目標互相契合與連結,就能夠在主觀中產生正確的客觀、形成眾志,「我
覺得這個工具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東西!」
不過,施崇棠也強調,在華碩內部推動 OKR 不會操之過急,初期會先傳遞及深化觀念,
因此華碩內部購買了將近二千本的《OKR:做最重要的事》,做為溝通的工具,期盼未
來 OKR 專注、契合、追蹤和激發潛能的特質,可以促進華碩的管理文化變革。
文/張彥文、廖君雅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