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創新與創意
P. 29
從家族企業起步
我的外祖父是波蘭移民,他在 1957 年創辦一家公司,後來成為加拿大鵝。他創辦的「都
會運動服裝」(Metro Sportswear),是一家小型的工業服裝工廠,雇用少數幾位員工,
其中一些員工現在仍然為我們工作。(他們非常喜歡在這裡工作,根本不想退休。)
1970 年代,我父親參與業務,很快就成為總裁。他發明一種羽絨填充機,讓我們更有效
率,並擴展產品線,而且他打造自有品牌「雪鵝」(Snow Goose),供應外套給安大略
省(Ontario)的戰術部隊,而由於我們的外套極為溫暖,因此在北極高緯度地區培養了
一群忠誠的顧客。不過,當時我們大部分營收來自品牌委託代工,也就是幫其他公司製
造外衣,貼上他們的品牌。
這樣的關係可能無法預測。訂單不一定會像我父母希望的那麼大量或頻繁,但他們想讓
員工整年都有工作。所以,有時他們會接受利潤較低的訂單,以維持工廠運轉。他們並
不希望我追求這種職涯,「你應該成為專業人士,賺取可預測的收入。」他們告訴我:
「經營工廠太難了。」
我完全同意。我對連帽大衣的生意沒興趣,也沒興趣從事別人會認為是我父母留給我的
工作。不過,我並沒有完全遵循他們「專業、可預測」的建議:我取得英文文學學位,
開始成為短篇小說作家。但我在 1996 年畢業時,想要先去旅行一陣子。
這表示我需要賺一些錢,於是我問父母可否在自家工廠工作三個月,時薪 12 美元。當時
我完全不想待下來,當然也沒想到最後會把它當成自己的人生志業。不過,我喜歡賺些
收入,而且後來才了解到,這不只是「連帽大衣的生意」,其實我們在製造貨真價實的
東西。我們的產品是有意義的,而且能與顧客產生共鳴。
我在公司工作的時候,對於如何改善業務也產生一些想法。例如,那時才剛開始有電子
郵件和網際網路,但我們兩者都沒使用,所以我設立一個電郵帳號,建立我們公司的第
一個網站。我原本三個月的打工變成六個月,之後變成好幾年,到現在則已經超過二十
年。
早在 1998 年時,我就開始參加世界各地的商展。我發現,在我們使用「加拿大鵝」名稱
的日本和歐洲(因為別人已經註冊雪鵝這個商標),我們自家的小品牌確實代表某些意
義。消費者得知,在世界上最寒冷地方生活和工作的人,穿著我們的外套。我了解到,
我們真實的聲譽,就是標誌性品牌的基礎。
不過,如果我們要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發展,就必須退出代工業務,取消雪鵝的名稱,只
專注在加拿大鵝這個品牌上。
打造精品之路
2001 年,我告訴父母,如果他們願意放手讓我接手的話,我已經準備好要經營公司,這
表示要做出一些重大改變。我父親是工業背景,但他了解我想做的品牌推廣。(他也可
能覺得事情頗為諷刺,因為我小時候非常討厭標籤,都會把自己 Lacoste 襯衫上的鱷魚商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