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創新與創意
P. 82

的方式思考。一旦他們開拓觀點並找到新的選項,你的職責就是促使他們更深入思考,
        或許是鼓勵他們探索每一種選項的優缺點和風險。


        意願(Will)。在談話時,這個步驟通常也不會很自然地進行,因此大多數人同樣會需
        要幫助。這個步驟實際上有兩個部分,每個部分涉及「意願」這個詞的不同含義。


        在第一部分,你要詢問:「你『想要』怎麼做?」這鼓勵被指導者檢討從你們談話中浮
        現的具體行動計畫。如果在這之前的談話進行順利,他會清楚了解行動計畫的內容。如
        果他不了解,你就必須再次重複進行 GROW 流程先前的步驟,協助他界定解決問題的方

        法。


        第二部分是要詢問被指導者的行動「意願」。你可能會問:「以 1 到 10 分來看,你這樣
        做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他們的回答是 8 或更高,他們可能有足夠的動機貫徹執行。
        如果答案是 7 或更低,他們可能不會採取行動。在這種情況下,你應重新進行 GROW 流
        程先前的步驟,設法制定出被指導者更有可能執行的解決方案。


        當然,職場上的教練指導,通常發生在正式的教練指導課程之外。最常在簡短的交流中
        發生,主管面對部屬請求協助,可能會提出一個問題,像是「你目前有什麼想法?」或
        「這方面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當發生更多這類互動,也就是說,當你注意到你的主

        管愈來愈想探究情況、提出很好的問題,而且認為他們自己並不知道所有問題的解答,
        那麼,你就知道你走的方向是對的。


        讓教練指導成為組織能力


        將公司轉型為真正的學習型組織



        到目前為止,我們一直把教練指導當成一種主管技能。這是很重要的第一步,但若要讓
        你的公司轉型成真正的學習型組織,你就不能只教會個別領導人和主管如何進行更好的
        教練指導。你還必須讓教練指導,成為完全契合企業文化的組織能力。為了成功做到這
        一點,你必須進行包含以下步驟的文化轉型。


        闡述「為什麼」。主管和專業人士都很忙碌。如果他們以為教練指導只是人力資源部門
        推動的最新流行做法,他們只會翻白眼,然後想辦法達到最低要求即可。如果你希望他
        們不只把教練指導當成一種個人技能,也是一種文化強項的來源,你就必須清楚說明,
        為什麼教練指導對公司和他們自身的成功都很有價值。


        一個好的「為什麼」說明,必然要把教練指導與組織的關鍵使命任務連結在一起。以安
        理國際律師事務所(Allen & Overy)為例,當年擔任資深合夥人的大衛.莫利(David

        Morley)決定讓教練指導成為公司領導文化的重要元素,於是開始和同事討論高價值對
        話的重要性。莫利是本文作者之一(安)的領導力教練指導訓練課程的校友之一。他告
        我們:「我的說服方式是告訴他們:『身為資深領導人,你每年大約會有一百次特別有

        價值的談話,因為這些談話會改變你的生活,或改變你談話對象的生活。我們希望協助
        你掌握相關技能,以盡量提高這一百次談話的價值,找出先前隱藏的議題,發現新的選
        擇,以及揭露新的見解。』這種說法引起共鳴。公司裡擔任關鍵領導職務的幾乎每個人



                                                            81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