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創新與創意
P. 83

都體認到,自己在如何充分利用這些對話方面有所不足,他們很容易看出自己缺乏技
        能。」


        闡明「為什麼」時,也要協助人們看見教練指導的附帶益處,國際性管理顧問業者柏克
        萊合夥公司(Berkeley Partnership)就是採用這種做法。該公司的許多合夥人都上過我們
        的教練指導訓練課程,他們告訴我們,這大幅提升他們服務客戶的能力。公司創辦人之

        一馬克.費恩(Mark Fearn)指出,現在當客戶請公司協助處理重大、混亂、有時定義不
        明確的問題時(而且問題常遠超過公司最初以為的範圍),柏克萊公司的合夥人現在可
        以更妥善地應付。合夥人培養了教練指導技能之後,變得更擅長看出哪些情況下不需要
        提供答案;他們了解,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專心傾聽,提出適當的問題,以及在客戶想出
        最佳解決方案時給予支持,反而能帶來更多的價值。費恩告訴我們:「我們已經增加了
        教練指導的專業技能,因此有時我們的任務可能只是從他們口中發掘出答案,創造思考
        的空間。」


        親身示範這種行為。如果你希望其他同事採行教練指導的做法,你必須先以身作則。


        在這方面,沒有人比微軟執行長薩帝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做得更好。根據本文作

        者之一荷蜜妮亞與人合撰的倫敦商學院(London Business School)個案,納德拉於 2014
        年接任執行長,微軟四十年歷史裡只有三位執行長而已。他的前任史蒂夫.巴爾默
        (Steve Ballmer)14 年任內,微軟的營收成長了兩倍,獲利成長了一倍,但在此之後,
        公司失去了動能。公司裡充斥著查核和評斷的文化,而且管理心態僵化:主管評估部屬
        時,依據的是部屬對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創造出能讓他們複製過去成功的數字。



        這種文化,在過去曾對微軟稱霸個人電腦領域的優異表現有重大貢獻。但是,隨著科技
        領域的活力轉向智慧型手機和雲端技術,舊有的管理實務開始阻礙進步。納德拉接任
        時,風險趨避和內部政治阻礙了跨部門合作,高階領導人抵制開放原始碼的創新,公司
        股價也停滯不前。此外,科技變化如此之快,因此主管的知識和實務做法常是過時的,
        但是他們仍不斷將這些知識和實務傳承下去,因為他們只會這麼做。


        納德拉很快就發現微軟需要文化轉型。若要在新的形勢下重拾動能,保有一席之地,微
        軟必須擺脫根深柢固的管理風格,改為培養史丹福大學(Stanford)心理學家卡蘿.杜維

        克(Carol Dweck)所稱的「成長心態」,在這種心態下,組織內的所有人都樂於持續學
        習和冒險。根據納德拉本人貼切的解釋,微軟的領導人必須從「無所不知」轉變為「無
        所不學」。


        納德拉明白,這個過程必須從他自己開始,所以他開始以身作則,展現自己希望微軟主
        管採取的行為。他向他交談的所有對象徵詢想法,抱持同理心傾聽對方說的話。他提出
        非指示型的問題,展現自己的角色是支持,而不是評斷。他鼓勵人們坦然面自己的錯

        誤,並從中學習。領導團隊成員之一的尚.菲力浦.古德華(Jean-Phillipe Courtois)
        說:「他和你在一起時,你能感覺到這一點。你可以看到他的肢體語言。無論你是最高
        階主管還是第一線銷售人員,他都一樣仔細聆聽。」


        以身作則的效力強大,因為它展現領導人說到做到。此外,它也建立了動能。研究人員
        發現,人們若是不確定哪種行為合適,就會模仿他人的行為,尤其是模仿有權力和地位
        的人。因此不令人意外的是,在這個迅速變化、必然會帶來業務不確定性的時代,員工

                                                            82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