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6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296
258 苏东水文集
1999
战略管理与中国企业( ) ①
“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语的“Strate g os ”,最先作为一种军事术语,意为“将军”,表示指挥军队
的学问和艺术,后引申为对战争全局的策划和指导。 随着人类利益对抗活动范围的扩展,“战略”一
词被广泛用于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
在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便有哲人提出有关战略的思想和观念。 其中,最具影响力和最具代
表性的是军事思想家孙子。 其代表作《孙子兵法》的开篇就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夫
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这里的“庙算”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运筹帷幄”也就是进行战略安排、战
略设计的意思。
一、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与两大流派
最先将“战略”一词用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是美国著名的管理理论家和实践家巴纳德(Barnard ),
1938年,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将组织理论从管理理论和战略中分离出来,认为管理
和战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工作;管理科学的重点在于创造组织的效率,其他的管理工作则应注
重组织的效能,即如何使组织与环境相适应。 这种有关组织与环境“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战略分
析方法的基础。 1962年,哈佛大学历史学家钱德勒(AlfredChandler )在《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指出,
企业的经营战略要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组织结构则随企业战略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这一观点,哈佛
商学院的安德鲁斯(Andrews )于1965年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成四个构成要
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并进一步发展出经典的SWOT 战略分析
模型。 同一时期,美国学者安索夫(Ansoff )对战略的基本构成进行了概括,提出著名的“战略四要
素”和具有广泛影响的“产品 市场”矩阵。 安索夫认为,战略性行为就是组织通过改变内部的资源
配置和行为方针,使之与环境相协调的过程,并认为这一点由于环境变化而显得格外重要。 迈尔斯
(R.E.Miles )和斯诺(C.C.Snow )对“组织 战略 环境”三者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于1978
年出版名著《组织结构、战略和程序》。 他们以组织改变其产品和市场的程度为基础,将组织划为成
四种战略类型和相应的组织结构,即: 防守型战略(Defenders )、进攻型战略(Pros p ectors )、分析型
战略(Anal y zers )和反应战略(Reactors )。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蓬勃发展,并逐渐形成两大学派: 市场结构学派和资
源配置学派。
① 本文是作者1999年在第二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世界华商管理大会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