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1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611

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构想( 1993)  575




                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构想(                                             1993     ) ①



















                    中国沿海地区指处于沿海这一特殊地理位置的区域,这一区域的大小有各种不同的确定法。 一
                种是从目前的行政区划出发,将中国分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其中东部地区,即为沿海地区,它包括

                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十一省市。 一种是以经济区划出
                发,将沿海地区界定为四个经济特区、海南岛及沿海十四个开放城市及其所辖经济联系密切区域;四
                个经济特区为深圳、汕头、珠海、厦门;海南岛;十四个开放城市为: 上海、天津、大连、秦皇岛、烟台、青
                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无论何种划分,中国沿海地区幅员极其广阔,其
                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将极大地影响中国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走向21世纪的过
                程中,中国沿海地区将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因此,从整体上研究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途

                径、对策以及前景,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极富挑战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估计




                    沿海地区经济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越来越显现出独立的区域发展特征,具体来说表
                现为: 第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显著增长。 1989年沿海十一省市工农业总产值达14011.1亿元,占
                全国同年度工农业总产值28551.7亿元的49.1% ,其中工业产值为11961.7亿元,占全国同年度
                工业总产值22017亿元的54.3% ,1988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125.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
                1205 元的1.65倍,可见沿海地区经济占了中国经济的一半,并且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全国平均速
                度。 显示出了在全国经济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但是中国沿海地区十一省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个别地

                区甚至低于全国水平,1988年上海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5162元,雄居全国之冠,而同属沿海
                地区的广西却只有737元,甚至低于西部地区,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这一事实表明笼统地说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考虑已经够了的观点是缺乏依据的。 第二、第三次产业发展滞后更为严
                重。 从产业结构来看,沿海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基本上与全国三次产业结构相似,从1988年三次产
                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来看,全国一、二、三次产业分别占27.3%∶47.0%∶25.7% ,而沿海地

                区分别为25.9%∶50.1%∶24.0% ,但是,如果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沿海地区第三次产业滞
                后更突出,因为沿海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574美元(高于全国的人均GNP410美元),而根
                据国际标准发展模型,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600美元左右时,一般国家或地区的第一、二、三次产


                   ①  本文是作者主持国家教委全国重点学科博士点课题《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之一,收入1993年7月复旦大
                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主编的《中国沿海经济研究》一书。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