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2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612

576    苏东水文集


                业结构比为:17.1%∶39.5%∶43.1% ,所以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着第二次产业比重过大,第三
                次产业比重过小,这种状况不仅未有改善,而且在目前的情况下有同构化发展的趋向。 第三,沿海
                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总体质量与效益不高。 由于20世纪80年代的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倾斜不是
                根据总体基础优势,而是根据某些局部地理优势(如与港澳毗邻)来实施的,因此这种不同优惠政策
                在不同地区实行的效应导致了不公平现象和摩擦现象,导致了生产要素的非规范性国际流动,这些
                流动对不享受政策优惠条件的地区来说利益损失大,所以区间的封锁、市场的割裂现象趋同,而且
                从整体上来看,沿海地区出口产业规模仍小,档次仍低。 第四,沿海地区投资报酬率不平衡。 沿海

                地区投资报酬率虽然大大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沿海地区十一省市投资报酬并不一致,据1988年
                统计,以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人均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例,上海为28115元,天津为23854元,
                广东为21104元,江苏为19003元,山东为18006元,福建、广西、海南等均在15000元以下,低于
                全国15835元的平均水平。

                                       二、中国沿海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设想




                    我们认为,90年代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可概括为以上海为中心,南北两翼齐
                飞;沿海地区为轴心,内外市场联动。 即就沿海地区自身而言,可将整个沿海地区划分成: 以五个
                特区为主的南部、以上海浦东为主的中部和以大连天津为主的北部。 其中以上海浦东新区开发作
                为整个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中心,并以南部和北部两个地区为重点的推动整个沿海地
                区发展,并以此作为90年代沿海经济发展的战略格局,同时就沿海地区对内对外的联系来看,90
                年代的沿海经济发展必须强调以国际市场为主导,并以中国中部地区的重庆成都地区、兰州西安地

                区、武汉合肥地区、北京长春地区作为沿海地区向内地市场辐射的纽带,使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既
                发挥外向发展的导向作用,同时又起到了带动中国中、西部地区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的重要作用。
                    之所以以上海为中心,南北两翼齐飞为战略其理由是: 第一,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开放度的不
                平衡。 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构成了沿海地区发展的众多层次,从地域上看,上海处于第一

                层次,天津大连的北部地域处于第二层次,南部地域除广东外,基本上处在第三层次,即从经济发展
                的基础来看,整个沿海开放带呈现中间高、两头低,即北部低,南部更低的抛物线状。 但是从沿海地
                区已形成的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地区—其他地区的开放格局来看,恰恰是南部沿海地区开放度
                属第一层次,上海次之,北部沿海地区又次之,即整个开放格局呈现出由南向北的倾斜直线状。 这
                种经济基础与开放度的逆向发展正是80年代沿海发展的现状。 这种现状尽管有它存在的客观性,
                但毕竟不尽合理。 从理论上说,经济势能高的地区如果开放度高,相比较而言则所获经济和社会收
                益就愈高,对地区和全国经济发展就愈有利。 因此,上海的开放度若与其经济基础层次相适应,这
                无疑会带来经济的更健康发展。 第二,上海投资报酬率较高。 由于技术基础、工业基础、交通运输、

                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一系列原因,上海投资报酬率不仅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且在沿海
                地区十一省市之间,其投资报酬率也是最高的。 因此,选择投资报酬高的地区作为开放开发中心和
                重点,所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全国经济影响会更大。 第三,中央业已确定的90年代重点开发上海
                浦东的战略,其实际上是恢复上海历史上在沿海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地位而已。 如果说历史上上
                海中心地位的确立主要依赖于其在全国的相对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那么今天的上海之所

                以能成为中心是依靠其所拥有的独特的金融业优势,因为在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货币商品的融通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