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0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620

584    苏东水文集


                策要点的决定》是我国制定“八五”计划的重要依据,它从宏观上确定了“八五”期间的产业发展格局,
                沿海地区的区域产业政策只有建立在此基础上才能和国家的产业政策方向保持一致,从中得到政策
                性鼓励。 第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产业政策作为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政策体系,必须依据
                战略目标、阶段部署和发展计划来设计自己的目标、内容和运行机制,以便与其他政策手段协调一致,
                为实现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服务。 第三,沿海地区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 这是沿海地区产
                业政策体系直接作用的对象,该政策系统的效果也正是通过沿海地区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技术
                的进步程度得以反映的。 目前沿海地区各省市的经济格局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中央政府多年高度
                集中的管理体制下形成的。 国家没有建立起对沿海地区经济进行有效调控的间接管理机制,也就无
                法把沿海各省市的经济活动统一到实现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上来。 基于此,中央政府有必要建立独特
                的沿海地区产业政策体系,通过该体系的运行来组织协调沿海地区各省市的经济活动。
                    (
                   二)沿海地区产业政策体系的内容


                    任何一个系统都必须有其明确的目标和相应的内容。 根据沿海地区产业政策制定的基础及经
                济发展战略方向,其产业政策体系的目标应该是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符合客观经济要求的产业组织
                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为保障的合理的产业结构,使之不断向高度化发展,以此促进沿海地区开放型经
                济格局的形成,并带动中西部经济一起持续高效地增长。 根据系统的观点,沿海地区产业政策体系内
                容应包括其产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我们从三个不同方面来划分沿海地区产业政策体系的内容。
                    (1 ) 按社会再生产领域划分,可分为生产、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对外贸易四大领域。 产业政
                策主要根据社会再生产的各方面宏观关系确定上述每个领域中应当鼓励或限制的产业,《国务院关
                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就是以此划分产业政策内容的。

                    (2 ) 按经济因素划分可分为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 在沿海地区,影响产业
                发展的经济因素很多。 各产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投资规模,产业的区域分布、企业规模、组织形式、技术
                水平、消费结构等,一般地把这些因素归结为结构、组织和技术三方面。 这样划分可以根据不同产业的共
                性和个性制定出相应的产业行业政策,使产业政策围绕上面三个经济因素,更具针对性。
                    (3 ) 按生产要素划分,可分为产业资源政策、产业资本政策和产业劳动力政策。 这种划分侧重
                从投入的角度来确定生产要素在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合理配置。 和前两种划分相比,这种注重
                微观效果的划分是为了使产业政策的目标更具体地贯彻到各产业主体中去。
                   三)沿海地区产业政策体系的运行条件
                    (

                    任何一个系统都必须按既定的目标,在一定的条件和机制下运行。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

                产业政策目标决定了其产业政策体系必须按市场机制运行、以经济手段为主进行操作,政府应采取
                以下政策措施,为沿海地区产业政策体系的运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一,逐步取消高度集中体制下的各类供应票证,如肥皂票、糖票、盐票、油票、粮票、肉票等。
                这种用行政配额限制消费和干预市场的行为,既扼杀了竞争,抑制了生产和产业进步,也限制了消
                费需求。 沿海地区各省市计划控制程度有较大差别。 天津、上海等中心城市较高,粮、油、盐、糖,各
                种票证深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而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则几乎没什么票证,这种计划体制上的
                差异,将给沿海地区统一市场的形成带来很大困难。
                    第二,在沿海地区率先改组作为国家直接干预企业的工具的工业厅局和行政性公司。 国内外
                多年的实践表明,行政机构的干预是企业丧失活力的根源之一。 沿海地区可在改组、撤销一些工业

                主管局后设立综合的工业委员会,其职能类似于日本的通产省,负责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通过
   615   616   617   618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