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4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624

588    苏东水文集


                    (1 ) 基础工业类。 沿海地区要重点发展能源工业中的电力、石油,原材料工业中的钢铁、基本
                化工原料。
                    (2 ) 一般制造业。 主要是机械工业和电子工业,重点发展以进口替代为主的大型机电成套设
                备、机电仪器一体化产品、国家定点的车辆、船舶、家电和附加价值较高的出口创汇机电产品。
                    (3 ) 轻工业。 重点支持建材工业中的高标号水泥、优质玻璃、耐火材料和建筑装饰品,纺织业
                中的丝绸、纱、布,食品工业中的盐、添加剂和出口导向的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
                    (4 ) 高技术产业。 目前着重于已有一定基础的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工程的技术开发及产业
                化,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在改造传统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以及航空航天技术的民用开发。

                    以上所列的产业是对整个沿海地区而言的。 沿海各省市根据产业发展序列选择具有其地区优
                势的产业重点发展,要防止全面开花所带来的新的产业同构化现象出现。 例如石油工业,山东和辽
                宁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发展石油开采和加工很有前途,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尽管石油资源较贫乏,
                但有先进的石油加工设备和技术条件,则应把重点放在石油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上。 而福建、浙江
                等省既无石油资源又无技术优势,就不宜发展石油工业。 总之,沿海地区各省市要因地制宜,在区

                域产业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区域分工协作,以取得最佳的综合经济效益。
                    3.沿海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引导、带动和提高作用的产业部门。 产业结
                构政策是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而主导产业的选择又是产业结构政策的核心。 因此,能否正确选择
                主导产业便成为产业政策成败的关键。 对沿海地区而言,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符合以下四条标准:
                    (1 ) 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国民收入弹性大。
                    (2 ) 建立在特殊有利的地区条件上。

                    (3 ) 综合连锁效应强,能有效地刺激和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4 ) 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率高。
                    我们提出这四条标准,是基于对沿海地区主导产业政策目标的认识,即: 沿海地区的主导产业
                以牵动、引导该区域经济向开放型发展,逐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 在主导产业选择上,日本
                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二次大战后,日本用短短几年时间便恢复了经济,从1955年起经济进入了

                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期。 在此期间,电力、钢铁、机械,石油、造船和汽车工业先后成为日本的主导
                产业。 我们所提出的沿海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四条标准中,有两条与筱原二代平的收入弹性基准和
                生产率上升基准相吻合。 日本主导产业的几次选择和转换,都符合这两条基准。 当然,我国沿海地
                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不能照搬日本的模式,沿海地区主导产业要根据自己的目标,抓住这样两点。 一
                是作为区域主导产业必须符合国家主导产业所规定的方向,同时又要保持鲜明的区域特点,不一定
                和国家主导产业完全相同。 二是目前国际经济环境正在发生巨变,世界进入了产业转移和再次大
                分工时期,各国都在这次浪潮中调整经济结构,适应新的环境,这给沿海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发
                展带来了机遇。

                    (
                   三)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

                    我国沿海地区现行的产业结构存在两个重大缺陷。 一是长期以来封闭式的经济体制使得产业
                结构面向国内需求,不适应变化的国际市场;二是产业结构高度不够,传统的轻纺工业仍居支柱地
                位,重工业和其他深加工业的技术水平落后。 这样的产业结构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差

                距很大,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了。 从总体而言,当前我国沿海地区产业结构水平与日本50年
   619   620   621   622   623   624   625   626   627   628   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