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2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642

606    苏东水文集


                闽粤区域经济发展构想(                              1993     ) ①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10年来,两省的经济增长之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显著,建设项目之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进入90年代以后,广东、福建两省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选择什么样
                的模式,采取哪些对策与措施,以便在我国对外开放中更好地发挥前沿阵地的作用,为全国四化建
                设作出更大贡献,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闽粤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的制定,要有科学的依据,才能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起指导作用,这
                种科学的依据,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全国各区域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这些共同性问题主要有: 资
                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和世界新
                技术革命的挑战等。 另一方面是各个区域所面临的特殊性问题,如区域优势与劣势、人口以及该区

                域在全国战略中所处的地位等。 共同性问题是全国各区域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都必须考虑的,当
                然也是闽粤经济区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
                    (
                   一)闽粤, 经济区的优势和区域特征

                    闽、粤两省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也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
                城市、经济开放地带最为集中的省份。 本区的优势和区域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 交通地理位置优越,面向辽阔海洋。 闽粤经济区背靠中国大陆广阔富饶的腹地,东临台湾
                海峡,面向东南亚,南面毗邻港澳,海上交通方便,在海外通商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 曲折绵长的海
                岸线上,天然良港众多,具有发展海洋运输事业,开展对外经济往来的有利条件。 同时,区内京广、
                广九铁路纵横,两翼有鹰厦铁路和黎湛铁路同黄埔、厦门、湛江等港相通,是该区与全国各地联系的
                重要通道。

                    (2 ) 华侨众多。 广东、福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两省旅外华侨约占全国华侨总数的65%以上,
                其中不少是科技专家、金融巨头和著名实业界人士。 近年来,他们在世界各地从事工业和国际贸易
                等方面的人数逐渐增多,经济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他们对所在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良好


                   ①  本文是作者主持国家教委全国重点学科博士点课题《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之一,收入1993年7月复旦大
                学出版社出版、作者主编的《中国沿海经济研究》一书。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