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11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711
国内外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1999) 675
主要措施是: ① 加大对电子工业投资强度,比重由“八五”时期约2.2%提高到“九五”时期的
5.4% ,投资总规模将达到300亿元,是“八五”时期投资额的12倍。 ② 实行扶持和发展大公司的战
略。 在项目安排、科技开发、技术改造、资金筹集、人才分配和股份制改造方面给予支持;在税率、贷
款、进出口贸易自主权、装备采购等方面优惠扶持。 ③ 突出重点。 重点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元
器件、计算机及软件、通信、有线电视及数字音响、航空与交通电子产品、节能电子产品等,实现向新一
代产品过渡。 ④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技术和引进外资。 ⑤ 深化企业改革,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
(3 ) 石油化学工业。 发展目标是:2000年原油加工能力达2.2亿吨以上,2010年达到3亿吨
以上;乙烯年生产能力2000年达到500万—600万吨,2010达到800万—1000万吨。 加快合成材
料替代金属和天然材料的步伐,塑料与钢材的比例由目前的1∶30提高2010年约1∶10 ;合成纤维
与棉花的比例达到1∶1.5 ;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的比例达到1.5∶1 ;合成纤维差别化率达到25% 。
2000年使合成材料的进口比1995年减少50% 。
(4 ) 汽车制造业。 发展目标是: 到2000年汽车产量达到250万辆以上,每年递增15% ;到
2010年汽车产量达到600万辆。 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2010年汽车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1000
亿,增加值4400亿,占当年GDP的2.5% —3.0% 。 在今后的15 —20年,将实现由以载货汽车为
主向以轿车为主的转变,由重复、分散的产业向大规模、专业化协作和大集团转变;由以引进技术为
主向自主开发为主转变。
(5 ) 建筑业。 1978年以来的18年间,是建筑业发展最快的时期。 建筑业增加值“九五”期间年
均增长11% ,2000年要达到占国民生产总值7%以上。 重点领域是:2000年建成一大批国家重点
项目;完成80亿平万米城乡住房和相应的配套设施;加快县及县以下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数据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机械、电子、石化和汽车工业的增长率与工
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比例大体1.2 —1.5∶1 ,对2020年中国GDP 、工业增加值和机械、电信、石化、汽
车工业增长率的初步预测如表2 。
表2 中国至2020年主导产业增长率预测表
机械、电子、石化、汽车制造、
年 份 GDP增长率 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
1996 —2000 9 12 15 —18
2001 —2010 7.2 8.5 10 —12
2011 —2020 6.5 7.5 8.5 —9
三、对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建议
一)在上海城市定位的基础上确定产业结构定位的总体思路
(
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明确上海21世纪的战略和产业结构的定位。 21世纪上海的战略定
位是在实施“以上海为中心,南北两翼齐飞;以沿海为纵轴,东西内外联动”的沿海沿江经济发展战
略的基础上,建设成为“一个龙头”(长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经济带中的龙头地位)和“三个中心”(国
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上海产业结构定位离不开国内外的产业结构水准与分工,总体思路是:
① 在参与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中,以垂直分工为主,率先参与国际水平分工;在沿海经济区域产
业结构中,立足水平分工,争取拉开垂直分工;在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产业结构中,以垂直分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