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3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903
870 苏东水文集
也由于研究资料的分散性和多变性,也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视野局限性,多年来,站在中华文化的整
体背景之上,从历史和现代社会双重角度,全面整理、系统分析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基础性专著一
直付之阙如”。 现在,由著名管理学家苏东水教授主编的《中国管理通鉴》一书,恰恰弥补了这种遗
憾……是迄今为止管理学中第一部全面分析、研究阐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渊源、理论、规范、实
际、技巧等内容的综合基础研究专著……告诉人们,不同于西方文化传统的东方文化传统同样可以
孕育出较之西方管理思想存在东方管理思想。 同时,东方管理思想重视人的作用,强调团队精神,
追求组织和谐、注重精神激励,提倡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等内容与当代世界企业管理的发展变化相
吻合,显示出东方管理思想的无穷魅力。 90年代乃至21世纪,西方企业管理呈现出整合化、战略
化、人本化、博弈化的发展特色,显示出与东方管理的趋同性。 王小林还认为《中国管理通鉴》是探
寻管理民族化道路即管理本土化道路的力作,是东方管理学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梯。
复旦大学任浩教授认为,宏观管理与国民经济学科体系是东方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行
最近300万册的由苏东水教授主编《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是东方管理学中关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
的专著,该书首创了比较完整的、合理的国民经济管理学科理论体系;在理论上有突破,为建立中国
特色的国民经济管理理论开拓了一条新路;把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科学结合起来,应该如何提高社
会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诸如经济监督学、经济决策学等学科;最近又在集思广益基础上,结合
东方管理文化精髓及国际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形成了理论、主体、过程、行为和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
学新体系。 新版《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研究了作为国民经济管理主体的政府和管理模式、经济政
策及领导行为;阐述国民经济管理过程,如何有效制定发展战略,实施国民经济运行中计划、决策、
监督调控,运用管理手段发展经济;探索了国民经济运行中,如何有效地对产业、区域、资源、人力、
市场、企业、涉外、国有资产及劳动与分配等经济行为进行管理;社会网络协调发展中的指标系统,
发展道路和人的问题。 任浩教授认为苏东水教授在1985年《复旦学报》发表的《试论管理科学的性
质与对象》的论文,阐明了东方管理学的综合管理论。 该文以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的理论为指导,在
率先挖掘中国历代管理思想宝库的基础上,第一次阐述了管理科学的多功能、多层次、多属性的特
点,明确提出管理科学是一个综合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科学体系;与自然、科学技术
科学是有同等重要地位的论点。 实践证明: 这一点是有开创性的论点,为中国式的管理科学体系
的建立明确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任浩教授还认为苏东水教授的间接控制论点是东方管理学
的重要观点。 1986年,在江泽民同志主持的上海市理论双月会上提出该观点,并全文印发上报中
央。 该观点谓: 建立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于增强企业活力、完善市场体系、搞好间接控制相
互关联的三方面,公开提出了国家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控制改为间接控制为主的观点。
研究东方管理学,就需把握其在世界管理学中的定位,把握东西管理学差异,国家行政学院刘
峰教授指出: 东方重人为,西方重事为,东方注重人的生活质量,西方人看重的是事情做得漂亮;东
方管理文化是互主体管理,大家都是“为人”的主体,西方文化则不是如此;东方管理适用领域广阔,
企业行政、社会公共管理相互打通,行政管理影响了企业管理。 西方实质是企业化的管理,企业管
理影响了行政管理;东方管理是“人为为人”的艺术,品德魅力型管理;西方管理则是用权的硬管理。
刘峰教授认为东方管理为企业创新打开更大的空间,东方管理更艺术,更具有挑战性。
复旦大学企业管理主任教授芮明杰博士则言简意赅地总结了东方管理思想的几个特点:不是
简单地把中国的思想出口到西方,应该以东方的文化、哲学人文社会发展为背景独树一帜。 认为东
方管理思想是有以下特点: 一、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二、 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三、 符合“礼”
“义”的安排;四、 道德性质约束;五、 无为而有为;六、 不变而变;七、 不战而胜;八、 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