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8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898
2.第一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学派创立学术研讨会( 1998) 865
2. 第一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学派
创立学术研讨会( 1998 )
论坛主题:管理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东方管理的伟大复兴
主题报告:管理的国际化和本土化
———东方管理的伟大复兴 ①
东方巨龙正在腾飞,全球华商日趋昌盛。 今天,我愿借此良机,与诸位高朋、各位专家一道探讨
东方管理文化之精髓,特别是我们东方管理学派所作出的探索。 我期望抛砖引玉,共同促进东方管
理文化的伟大复兴。
一、管理学的历史性回归
首先,我想从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来进行阐述。 纵观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哲人们对世界的观
察是建立在人与自然相对立的基础上的,古希腊哲学家所提出的原子论认为原子之间互不依靠;人
与人之间如原子般自由、独立;人与自然也是互不依赖的。 其精神实质是主张物我二分,其特点是
分析思维(即形而上学),强调对立面的斗争,斗争的极致便是分裂。 而中国哲学与此迥然不同。 先
哲们对世界的体察建立在“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基础之上。 其整体思维方式,注重统
一、强调和谐,认为对立面是互补的、互相依存的,二者间的融合以及整体的和谐至为重要。
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特点,给西方带来了科学发达与物质繁荣,但是,它将人的本质抽象化,压
制了有血肉感情的个体性;将主体与客体对立,造成了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 这就使得
西方哲学家终于渐悟到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思想。 于是反主客二分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产生了,
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到德里达的哲学,都蕴含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思想。 可以说,顺应理论思维的
逻辑发展,西方哲学正历史性地向着东方哲学回归。
其次,纵观西方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西方管理学向人本管理思想的回归。 在传统西方
经济学中,人,作为劳动力而与资本并列为物化的两大生产要素。 管理学理论最初在相当长的时期
内漠视人在管理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而将人与其他物理性要素等同,抹杀人的一切积极
性与创造性,把人当作“工具人”,对其的管理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谓的“X理论”。
① 本文刊载于1998年第一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学派创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世界管理论坛1998 》(《世界经济文汇》1998
年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