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34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934
7.第六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 2002) 901
外出巡行时的铺张,缓和刑罚,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整顿,天下安
宁,百姓安居乐业,官吏廉洁奉公。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这样一个政治修明的历史盛
况,正是源于唐太宗君臣对前代灭亡教训认真反思后,而形成的诸多有效管理方法与管理策略。 因
此,唐太宗堪称危机管理的典范。 然而,到了近代,由于清朝政府昏庸无能、夜郎自大和闭关自守,
不仅将原来的领先优势丧失殆尽,而且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中国古代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理论与方法也随着国力的衰败而失去发扬光大和赖以生存的土壤。 民国时,胡适等一批学者曾作
过振兴东方管理文化的努力,但终因各种条件不具备而搁浅。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正经历着从传统封闭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的工业社会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世界经
济发展的中心也开始出现向亚洲和中国转移的迹象。 走进21世纪,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改革开放
20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而刚刚闭幕的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令我们
激情满怀。 尽管世界经济低迷徘徊,但中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却有增无减。 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
显示,1980年到2000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4% ,仅次于美国,排名
第二。 整体来看,中国对人类再次作出较大贡献的时代已经来临。 这些巨大的变化,使得今日中国
经济发展的前景更加明朗,管理实践的内容也更为丰富。 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提出了
“以德治国”伟大方略。 继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之后,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上海申博的成功,都昭示
着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从历史的经验来看,管理理论最有希望、最有创造性的地方,正是
这些经济迅速起飞的国家和地区。 因此,对于东方管理理论来说,目前正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
展机遇。
二、东方管理学科的创建与发展
到目前为止,所谓的管理学,在一般人心目中,就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编撰的管理学著作为代表
的学问。 我多次指出,发达国家的学者在自己编撰的管理学著作前面没有加上“西方”二字是有失
偏颇的。 因为无论是管理过程学派,还是人际关系学派等等,统统都是根植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
达国家的文化背景中的。 实际上,世界各国的管理实践除了以西方文化为背景外,还有很多是以东
方文化为背景的。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我就对中国传统的管理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着手研究中国古
代管理文化的相关著作。 历经20余年的艰辛探索,东方管理研究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东方管理研究的古为今用阶段。
1976年以后,我开始发表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文章,开设《〈红楼梦〉经济管理思想》讲座,借鉴
这部私有制条件下“百科全书”中丰富的经济管理思想,思考我们在经济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 20
世纪80年代初期,我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的行为科学,并于1986年,发表了《中国古代行为学研究》。
同年,我率先在《文汇报》发表《现代管理学中的古为今用》一文,作为这一阶段初步研究东方管理的
一个总结,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东方管理学说的创建阶段。 由于
第一阶段的积累,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到渠成地提出了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融合东
西方管理精华的东方管理学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三为”思想,并
将东方管理思想的本质概括为“人为为人”。 “人为”即要求每一个人首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