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8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968
10.第九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 2005) 935
采取一种系统观。 否则,讨论无法深入,也无法触及一些本质性的元素。
治国讲的是国家管理。 治国理论就是探讨中国从古至今治国的理念与实践精华。 中华民族数
千年来经历了无数次的改朝换代和多种外来文化的渗透,积累了丰富而深邃的治国理念、治国法则
和治国方法。 就治国理念而言,最具代表性的有: 道法自然、济世兴邦、礼法并举、以民为本等。 就
治国法则而言,代表性的有: 为政以德、人治与法治相结合、强根固本、居安思危、保民而王、集分适
当、开放创新等。 就治国手段而言,有无为而治、唯法为治、以德治国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
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所有这些治国的道理、理论、经验都需要我们去提炼、梳理和总结。
治生是经营、谋生计的意思。 治生理论就是探讨中国从古至今治生的理念与实践精华。 东方
管理的治生论,是以“德本财末”道德观和“诚、信、义、仁”伦理思想为哲学核心,并以“积著之理”为
中心,依循所发现的客观经济规律,以及由此所发展出来的预测、战略计划、市场营销、人事管理和
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 因此,东方管理的治生之道,特别强调以德治生、以义取利,以仁德
观建立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强调企业对社会的责任。 另外,中国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政策制
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经验、教训也期待我们去总结。
治家指家庭管理,治家理论就是探讨中国从古至今家庭管理的理念与实践精华。 家庭不仅是
个体社会化的最早场所,也是个体外出谋生、创事业的后方根据地。 俗语说,“家和万事兴”。 中国
人对家庭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有人甚至认为中国文化就是一种“家本位”文化。 因此,将家庭纳入
企业管理范围之中也是相当必要的。 没有探讨家庭管理、家业管理是现代管理学中一个很大的缺
陷。 然而,中国当代民营经济的发展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家族制企业的发展。 研究中国家族制企业
的发展、转型与传承,已成为历史交给我们的重要使命。
治身即自我管理。 治身理论就是探讨中国从古至今个体修炼的理念与实践精华。 自我管理是
个体成功的关键,也是治家、治生、治国的逻辑基础。 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治身是一种体验之
学,是一种个人的修养功夫。 它是一个不断积功累行的过程,是对自己私欲的克服,也是对自身的
身体、心灵、精神、情感、智慧水平体的改善。 其关键是必须通过主体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判断、自我
选择和自我努力来实现。 当一个人能够自觉、有意识地经过自我思考和选择,依据客观规律确定自
己的人生价值和方向时,他也就开始成为自己的命运的建筑师———造命人。 自我管理理论是中国
式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区别于西方的管理一个重要特色。
三、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历程与现代发展
有研究者认为,目前的中国式管理研究存在三股力量: 研究古代管理思想现代应用的古典主
义派;基于中国人文化特征诠释现代具体操作办法的现实主义派;否认中国式管理存在的批判主义
派。 我以为这样的分类方式固然直观,却失之于过分简化,无视中国式管理研究的动态发展过程。
因此,我不主张对中国式管理进行这类横断面的分隔。 相反,我主张从动态演进的观点来看待中国
式管理研究。
从我们的研究过程来看,我认为中国式管理的研究包括三个阶段: (1 ) 古为今用阶段,这个阶
段主要归纳、提炼我国古代、近代的管理精髓,并在现代经济环境中对其进行创造性转换和应用;
(2 ) 融合创新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积极吸收西方管理的精髓,并在中国文化背景之中对其进行本土
化; (3 ) 现代发展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提炼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管理理念与实践精髓,构建有中
国特色、全球视野的管理模式。 这三个阶段是层层递进,相辅相成的。 第一个阶段做不好,第二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