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9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969
936 苏东水文集
阶段也难以为继,第三个阶段更是无本之木。
近30年来,我们东方管理学派的学者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做好每个阶段的事情,现在我们
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框架。 具体说来,我们东方管理学派的学者主要从以下五个视角对中
国式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
一)从东方传统文化的视角探索中国式管理
我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发生兴趣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文革”刚结束,我开设了“红楼梦管
理思想研究”讲座。 1986年,我在日本参加的现代化国际研讨会上,专门介绍了中国现代化管理中
古为今用的事例,引起到会专家、学者、企业家的高度重视和热烈讨论。 当时一位日本学者提出要
和我合作,共建管理的东方学派,我不同意。 我想,我们中国人独自建立管理的东方学派。 1990
年,我在日本东京国际学术交流会上发表《中国古代行为学派研究》的演讲,引起了学者们的积极讨
论。 正是在对东西方管理思想的比较研究中,我越来越发现生搬硬套西方理论的不科学性和中国
传统管理思想的无穷魅力。
此后,我在日本、美国、法国、西班牙、瑞典、南非等国家召开的历届世界管理大会上发表《弘扬
东方管理文化,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体系》《东方管理文化的探索》《中华文化与管理科学》《无形资
产管理》《东方管理文化的复兴》等学术演讲。 一再强调要加强对中国传统管理文化进行研究,要做
到古为今用。
我们在经过多年艰苦求索之后,于1996年主编出版《中国管理通鉴》(四卷,280万字),这是我
们探索中国式管理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该也是我国第一部有关此方面的著作。 在这套书
中,我们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进行了精心细致的梳理、提炼,对中国传统管理的理论、实践、效应等
进行全方位的探索和研究,内容涉及儒、墨、道、法、兵、纵横、阴阳、杂、农、技等百家流派、人物和思
想。 在这一部著作中,我逐渐概括出治国、治生、治身学的理论框架。 治国学主要社会人口、田制、
生产、市场、财赋、漕运、人事、行政、币制等方面管理的学问;治生学主要是农副业、工业、运输、建
筑、市场经营等方面管理的学问;治身学主要研究谋略、人为、用人、造材、激励、修身、公关、博弈、奖
惩、沟通等方面的学问。 2001年,我出版《管理学》一书,在该书中增加了治家学这一子系统,从而
将东方管理理论体系扩展为治国学、治家学、治生学、治身学四大子系统。 中华儿女在这四大子系
统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与学问形成了东方独特的管理文化。 基于东方管理文化,我们形成了自己
的管理学科体系———东方管理学。
在2003年出版《东方管理》一书的基础上,我的专著《东方管理学》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正式出版。 此书围绕“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以学、为、治、行、和为主线,深入探讨了三
为、四治、五行、和谐等问题。 该书系统论述东方管理学学科的理论体系,是对以我为首的东方管理
学派多年来探索的集中总结,是我国第一个中国式管理理论体系框架。
(
二)从宏观视角探讨中国式国民经济管理和经济监管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旅是创新之旅,无前人经验可供借鉴。 “摸着石头过河”,说的是实践;而对
于理论界而言,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总结、提炼“过河”经验,为日后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东方管理
学派从来就是相当关注中国国民经济管理。
改革开放后不久,我就主持编写了《国民经济管理学》,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
专著。 该书于1986 —1988年分别获全国十大畅销书之一,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