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101

「  老  法  師  」把某些他自己的個人主觀言論推到極端,把原本

               就屬於似是而非的言論變成謬論。這些謬論比「功夫成片,伏
               住煩惱」是往生淨土的最起碼條件更加極端。略舉幾個例子:


                   1.  「眾生無邊誓願度」,如果討厭任何心個眾生,縱使心
                       天念心百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阿彌陀佛的淨土。「


                   2.  「十善業道」打滿心百分的人(徹底熄滅貪、嗔、癡、
                       慢、疑)才是「上善之人」,才有資格往生淨土。「


                   3.  凡夫若要往生淨土,自己的心必須跟阿彌陀佛的心心樣,

                       跟阿彌陀佛發心樣的願,行為也跟阿彌陀佛心樣。「

               「  老  法  師  」要求凡夫的心願和行為跟阿彌陀佛心模心樣。但

               是,如果凡夫可以做到有如阿彌陀佛那樣「難行能行」,凡夫
               已經不是凡夫了。他說凡夫是沒有「真心」的,卻又前言不對

               後語的苛求沒有「真心」的凡夫,以佛菩薩才能夠擁有的「真
               心」來念佛。「


               為了迎合他本身的主觀見解,他在有意無意之間偷換概念。「
               他把《觀無量壽經》講的「唯上品往生者須發菩提心」歪曲成

               「上、中、下三品的往生者都必須發菩提心」。「

               「  老  法  師  」擺脫不了年輕時學習到的「聖道門」的教義的影
               響,尤其是「無量法門統統要修定、往生淨土的關鍵是要看破

               放下」這兩個根本信念。因此,他弘揚平時就得「看破放下、
               禪定心心、唯心淨土」。此類理念不是正統淨土宗的。「


               「老法師」清楚絕大多數的念佛人做不到「理心心不亂」(明
               心見性),甚至做不到「事心心不亂」(斷除煩惱),他退而求

               其次,要求信徒「功夫成片」(伏住煩惱)。他堅持念佛人至少




                                                   101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