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6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86
「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寫道:「信得決,願得切,雖散心念
佛,亦必往生。」大師在這裡說的「散心念佛」就是念佛時沒
有伏住煩惱、妄念;心邊念佛,心邊打妄想。換言之,蕅益大
師說「口念彌陀心散亂並非枉然的」。
「
印光大師《覆張季直先生書》云:「念佛法門,但具真信切願,
無論功夫之淺深,功德之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既
然「無論功夫之深淺,功德之大小」,念佛時是否心散亂就不
是關鍵因素了。換言之,印光大師也是說「口念彌陀心散亂並
非枉然的」。
「
蕅益大師與印光大師都把「真信切願」和「功夫深淺」分開來
「
講。並非有「真信切願」了,念佛功夫就心定可以成片,「持
名念佛」就心定不會妄念紛飛。淨空法師說的「口念彌陀心
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有待商榷。「
「
「
大安法師說:「如果不具備信願,只是口頭上去念彌陀名號,
也 沒 有 信 願 求 往 生 的 心 , 那 麼 就 很 難 與 阿 彌 陀 佛 的 願 力 相
應 , 不 能 感 通 佛 力 , 就 不 能 帶 業 橫 超 往 生 淨 土 , 所 以 才 稱
作 喊 破 喉 嚨 也 枉 然 ......如果具足信願持名,雖然內心還有
散亂,但也絕對是能往生的,不是喊破喉嚨也枉然。」「
大安法師結論:「這個(憨山大師說的)偈子不要隨便亂用,
「
不 要 斷 章 取 義 , 要 把 前 面 兩 句 話 聯 繫 起 來 理 解 。 信 願 持 名 ,
雖然散亂,絕對往生; 如果沒有信願,只是口念,當然就不
能 往 生 , 這 時 候 可 以 說 是 枉 然 。 這裡應當辯識清楚,不可
顢頇自昧(無知愚昧,自己騙自己 )。」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