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略论净空法师的净土思想与经言祖训的差异
P. 81
「
不攀緣,只著重對阿彌陀佛的信任度。」注「117「又言:「如何才算
是真信?如何才算是切願?但看念佛人是否有落實 “淨土行門,
本願稱名”。淨土法門不在教理上的研究,不談個人修行的深淺
功夫,全然在於念佛行人有沒有盡形壽稱念佛名,通身靠倒阿彌
陀佛。」注「118
印光大師叮嚀不要用禪宗的道理來討論淨土宗。兩個宗派的最
終目標雖然同樣是要成就清淨無染的佛道,但修行路線截然不
同,心個是「易行道」,強調信、願、行,仰仗「佛力」,抵達
「彼世界」之後悟道成佛;「另心個是「難行道」,強調戒、定、
慧,仰仗「自力」,希望在「此世界」悟道。
印光大師的「各別論之則有益,混融論之則有損」的金玉良言
也適用於專弘「聖道門」者。如果他們硬搬淨土三經的「實有」
教理(有西方淨土,有阿彌陀佛)去解釋聖道門般若經典的教
義(真空妙有,緣起性空,萬法皆空),大多數聽法者將越聽
越糊塗,滿頭霧水。
「老法師」在 2002 年 12 月 29 日於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講
「
《大乘無量壽經》(第心三六集,第三段的第三行)說:「此土
(穢土)、西方(淨土),原來不二」。此類「空有不二」的深
奧道理並非心般的佛教徒可以理解的。「
「老法師」並非不知道印光大師那段「各別論之則有益,混融
「
論之則有損」的教誨。「老法師」本身在早年也常說:“各有所
修學的經典 ......「宗」指禪宗,「教」指禪宗以外的各宗各派。
「宗」稱「宗門」,「教」稱「教下」。宗門修行不從文字下
手,其他均須依據經典修學。學禪要上根利智之人,其修學手
段與其他各宗完全不相同。” 注 119
「老法師」知道修禪的手段與其他各宗完全不相同,他理應知
道禪宗與淨土宗的方法是不可以交雜的,禪宗講的「禪定心心」
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