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 - 臺北市108年度「從經典,談情感」性平議題融入課程與教學【公告版】
P. 7
特質之眼-看見彼此的特質:教師提問:「你覺得自己擁有哪些特質?」
氣質之鼻-聞出他人不凡的氣息:教師提問:「你欣賞同學的哪種特質?」
品質之口-說出鼓勵的話:教師提問:「你可以怎麼讚賞同學的特質?」
(二)學習內涵與情感理論說明
透過文本分析,將所區分成四段之學習主題重新統整並思索,以(1)未知的焦慮、(2)付出與回報、
(3)同理心三項重點逐一說明:
(1) 未知的焦慮
在小美人魚文本中,從人魚公主拯救王子後,不知該如何讓王子知道是自己救了她,不清
楚王子是否在知道自己身份後有所畏怯,產生因不確定性而導致焦慮的情形。
其實在當人感到擔憂焦慮時,通常所面對的情形會是具不確定性的。當結果是能預期的
壞,我們可能會因此感到害怕、恐懼,然而卻不會擔心或焦慮;換句話說,不確定感是焦慮產
生的必要條件(Beck,2015)。
日常生活中確實充斥著各種不確定性,然而可能因客體與自身的情感因素而產生認知的放
大或縮小(Beck,2015)。然而,在教學現場卻充斥著相反的案例,有研究表示,學生知道具體獎
勵大小和不確定獎勵的具體數量,在不確定獎勵的情況之下不僅會有相對大的動機完成學習任
務,產生更多正向積極體驗。
Freeston 等人於 1994 年提出「無法容忍不確定的程度」(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以下簡稱 IU)之概念,倘若學生的 IU 較高,意即對不確定的容忍度較低,表示該生較偏好處在
熟悉、可預測的環境中;反之,學生的 IU 較低,可能顯現出適合體驗、嘗試與冒險,不確定反
而更能引起反應。
本次課程從小美人魚繪本當中給予學生理解情境脈絡,了解故事中人魚公主與王子的感情
觀,更提供學生感受情感關係中的歡喜、哀愁與焦慮,讓學生離開文本繪歸日常生活後,能學
習如何與未知焦慮共處,逐漸更加勇於接納與嘗試新事物。
(2) 付出與回報
在一段情感關係中,時常出於一種內在的、情感上的需求,我們付出而有所期望,盼能得
到相對應的回報。然而,不是每次的付出、嘗試與努力都能獲得等值、所預期的效益與結果。
維克托‧弗魯姆(Victor Vroom)研究「因價值而付出努力」的過程和機制,於 1964 年在
《工作與激勵》提出了「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 弗魯姆認為,人總是渴求滿足一定
的個人需要並設法達到一定的目標。在目標尚未實現前,個體表現狀態為期望,這時目標反之
則為個人引起激勵作用;換言之,人們因有目標,懷抱著某種程度的期望而努力著。
弗魯姆的研究中,對於如何激勵達到最佳狀態,提出了的期望模式:個體努力→績效→獎
勵→個體需求。以下以本次繪本結合期望模式中的四個因素,加以詮釋:
在小美人魚繪本中,看見人魚公主從一開始期望成為人類並與王子相愛的目標,喝下藥水
失去美聲後,卻因得到雙腳獲得績效。得知王子於岸上行走,人魚公主以曼妙舞姿成功獲得關
注並帶回城堡中,此時的公主得到王子的讚賞與喜愛(獎勵)。然而,得知王子錯愛了鄰國公
主,而被取代後,發現自己所做的努力、不惜代價地自我犧牲,最後非但沒滿足情感的需求,
更因此跳海告終。
透過期望理論,除了展現一段故事鋪陳、情感交流的過程,亦反思到期望理論側重於「外在
目標」而較難點出「內在需求」。在故事中,小美人魚成功身變成人,更能了解人類世界,但完
成十五歲夢想的她並未此感到快樂,因為人魚看見王子才發現自己真正需要的「內在需求」是王
子的愛,最終則是因得不到愛而縱身大海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