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9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279
使人表示贊同或責備,他使得真相得以出現,他使得好人為人認識,惡棍受到揭
181
發。」 發生這樣的悲劇事件就如同小說當中所模仿的日常行動,在共存在的社
會事件裡出現了非理性瘋狂者的影子,事件看似一觸即發的發生,行動的動機卻
已是日積月累的促成。其家人和部分的人們因為惶恐而極力的想切除與他者的關
係 。 然而,在警方偵訊時鄭捷說從小就想死亡但因為不敢自殺而以殺人的方式來
求取死刑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監禁體制的驅逐也使得「瘋狂和過去的親友分離,被人遺棄在收容所破敗
的四壁之內,這時它開始成為問題,它提出了一些過去它一直沒說出來過的問題。」
182
事件背後的真相慢慢被發掘,家人同學和師長們對鄭捷的平日的形容是玩電玩
遊戲、脾氣很好、會寫恐怖小說、人緣很好當過班長、曾是國防大學的學生但遭
退學後轉到東海大學之後性情轉變等行為。行動背後設置的動機是我們應該深思
的問題,也可能是殺人者犯案的原因。走在事件上的每個人或許都曾經跟殺人者
有些關係,現在被驅逐於監獄的個體,他也同時激盪著刺激社會有哪些不足的問
題。透過殺人讓大家看見他的行為,其背後也反映著疏於關心的問題,而這個問
題便是行動前的跡象,也可能是平常一直被忽略沒有說出來的問題。縱使在常人
眼裡他是瘋狂者的迫害社會秩序、震驚身邊的人,同時換來責備或關注的反思聲
音,都一再地讓我們思考著社會是否出了什麼樣的問題點。
瘋狂的確在常人看來是一種病,不過常人更多認為瘋狂的問題屬於生物學
與醫學上的範疇,而傅柯更希望指出瘋狂實然更多是社會和文明的範疇。
183
181 (Michel Foucault)米歇爾・傅柯著林明志譯(2009)。古典時代瘋狂史,台北市:時報文化,頁 432
182 (Michel Foucault)米歇爾・傅柯著 林明志譯(2009)。古典時代瘋狂史,台北市:時報文化,頁
519
183 01 哲 學 團 隊 (2017) 。 傅 柯 : 古 典 時 期 瘋 狂 史 -ep90 。 取 自
https://www.hk01.com/%E5%93%B2%E5%AD%B8/57441/%E5%82%85%E6%9F%AF-
%E5%8F%A4%E5%85%B8%E6%99%82%E6%9C%9F%E7%98%8B%E7%8B%82%E5%8F%B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