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5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425

和透過這個視域所建構出的生活世界。到了規範倫理學的方法論,哲學家們透過

                   自己獨特的視域對人進行觀察,並做出人對於道德倫理的描述,我們必須承認,


                   這些描述受到了哲學家們本身的獨特角度、獨特關懷所影響而寫出,對於其他的

                   此在來說,實踐上的困難和情境與理論描述的落差與鴻溝是必然要浮現的,筆者


                   認為「道德兩難」正因為這種情境與理論的隔閡和鴻溝所引發,而情境與理論的

                   距離又正是此在「視域」之間的距離。規範倫理學家們所做出對於道德倫理的描

                   述,之所以沒有普遍性,正是因為視域和情境的差異,導致理論與生活世界的斷


                   裂,形同毫無交集的兩個平行世界。

                          在本章節中,我們釐清了「道德兩難」其實並不外在於人或存在於理論中,

                   而是直接性的存在於眾多主體之中,因為「道德兩難」只對「人」有意義,對於


                   一切其他非人的「物」,道德兩難是不具意義的,且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視

                   域,也將會有同的判斷,這也是道德兩難真正發生的原因,下一章節將更深入探

                   討人選擇用規範倫理學作為對於人道德倫理的解釋的原因和動機。












































                                                            10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