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2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422
第二章 「道德兩難」的辨析
第一節 道德兩難發生的真正場域
如同上文所談到的,每個規範倫理學理論都有著自己無法處理的道德兩難,
而這些道德兩難雖然只是假想出來的思想實驗,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道德難題
本身,正是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境,在這樣的情境中,理論的不足與缺失
被揭露出來,之後規範倫理學家再對於文本做出修正或補述,但道德難題並未因
此而消失,反而因應新的理論出生也隨之出現。到這裡筆者認為,真正的原因,
是因為道德難題真正發生的場域,根本不在文本上面,而是在「人」身上, 因
為「人」對於情境所做出的反應和產生的情緒,才構成了所謂的「道德難題」,
舉例來說,如果今天我們將規範倫理學中的任何一個理論,製作成電腦程式,並
輸入到一部電腦之中,讓這部電腦完全百分之百照著所輸入進去的理論對世界做
判斷,可想而知,對於這部電腦來說,根本沒有什麼所謂的「道德兩難」會發生,
因為這部電腦不會對所面對的情境感到不安或感性上的焦慮,它就是完全按著指
令做出判斷,但如果換成一個活生生的人時,狀況就截然不同了,人會對所面對
的情境有感情、有焦慮,會對規範倫理的內涵做出屬於自己的判斷和質疑,這時
「道德兩難」才算真正產生,換句或說,因為是「人」在面對情境,是人感性上
的影響,才有道德兩難,道德兩難是發生在「人」的身上,並不是規範倫理學理
論本身,也不是外在於情境之中,正是人的感性上所影響,純粹理性的運算對於
人來說是不可能的,人的思維總是受其環境、情感、歷史脈絡等影響。所以當規
範倫理學家不斷針對文本做補述和修正時,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也因此當新的
文本出現時,新的道德兩難也跟著出現,生硬冰冷的文本並不能夠完全適用於人
面對情境時複雜難解、多變的情緒,但我們必須承認,這是道德難題真正發生的
場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