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52
誡是講人倫;其中唯一帶著應許的誡命,就是第五誡「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
38
在耶和華—你 神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神對孝順者有很高的應許與賞賜。
台灣俗話說:「生前一粒豆,勝過死後拜豬頭。」基督教信仰所要求的,乃是在
39
父母生前「要使父母歡喜,使生你的快樂。」 舊約聖經的律法甚至嚴格規定「咒
40
罵父母的,必治死他。」
基督教不但主張「孝道」,也重視「慎終追遠」。在「慎終」方面,對於臨
終與安葬的禮儀,《聖經》有許多例子可看得出絕非草率了事,而是慎重其事。 41
基督教喪禮之莊嚴、肅穆與隆重,充分表達對死者的哀思與尊敬,並且在哀傷中
帶出安慰,絕望中帶來盼望,幫助人脫離死亡的恐懼,引導人追尋永恆的生命。
42
在「追遠」方面,《聖經》屢次以「族譜」 來表達與祖先血脈相連的關係。
俗話說:「人是天生地養的。」儘管我們有生養育我們的父母,但是不可否認的,
宇宙世界有一位最原始,第「一」「大」的祖先,我們稱之為「天」,祂是宇宙萬
物的創造者,人類生命的本源;祂並以世間萬物供養人,聖經稱祂為「天父上帝」。
基督教對於祖先的態度,不僅「慎終」,更是「追遠」至最大的祖先「天父上帝」。
基督教重視「孝道」,贊同「慎終追遠」,主張敬祖與追思,卻不贊成「祭
拜祖先」。因為,基督教拒絕「亡靈崇拜」,也不相信祖先死後必須前往「陰間」
繼續生活,並接受子孫祭拜食物的供奉。因此,民間宗教以「亡靈崇拜」為基礎
的「祭拜祖先」,自然亦被基督教所拒絕。當然基督教反對「拜公媽」的作風,
不能被誤會為「無公無媽」的不孝教門。因為基督教仍重視祖上之「族譜」淵源,
藉以慎終追遠,只是不把「祖先」當作祭拜的對象而已。也就是說,基督教有自
己的一套追思「祖先德行」的「禮拜」儀式,但絕對不是「祖先崇拜」之類屬。
38 《聖經》出埃及記二十章 12 節。
39 《聖經》箴言二十三章 25 節。
40 《聖經》出埃及記二十一章 17 節。
41 《聖經》創世記五十章 1-26 節。
42 《聖經》馬太福音一章 1-17 節,路加福音三章 23-38 節。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