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107學年度長榮大學應用哲學系畢業專題發表會「向。哲光」
P. 53
43
第二節 基督教對於「祭拜祖先」的態度所產生的衝突
馬偕博士於《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書中,亦曾提到基督教對
於祭拜祖先的態度所產生的衝突:
祭拜祖先這個古老的儀式,確實是基督教所面臨最不易克服的障礙。因為
它已成為每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每個人的心中有著難以卸下的情感,
所以需要無比的確信和勇氣才能脫離它的奴役,也才敢於面對親朋好友的
辱罵,因為他們視一個對祖宗不盡靈性責任的人為最無人性與殘忍的人。
復活救主的福音,把光照射在永生的生命上,把人們從無知、迷信和恐懼
的綑綁中救出,其本身確實是唯一能救那些陷在最深層者的力量。它以真
理的力量來把虛假驅除,因它能賦予人生命,使誠信於神主牌者從黑暗的
44
過去轉身朝往天家的路,在天家,疲倦者得以安息在上帝的光裡。
早期「基督教」常常被本地台灣人批評為「西洋教」。在早期本地台灣人
皈依「基督教」的經驗中,由於「落教」代表和自己的文化、家族、宗教、生命
根源、價值系統的對立與衝突,因此台灣本地的基督徒常被稱為「吃教的」。當
初代信徒接受被視為「洋教、番仔教」的基督教之時,這件事本身即帶有背離本
地(家族)文化的意味。對本地台灣人而言,早期基督教的入信,往往代表著對祖
先和本地傳統文化的背叛。因此,「落教,死無人哭」可以說就是一種反西洋宗
45
教的禁忌說法。
「祭拜祖先」是民間宗教敬天孝祖的傳統;也是民間盡孝的標誌。古人所
說「祭如在」,是要百姓能「齊家」,來建立敦親睦鄰的社會,用「祭祖」教導百
姓思恩報本,紀念祖先。可惜「祭祖」卻漸漸演變成期望祖先亡靈來賜福保佑的
43 董芳苑,《福音與文化》(台北:長青文化,2009),190-191。
44 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原著,《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同上,123-124。
45 鄭仰恩,《定根本土的台灣基督教》(台南:人光,2005),196-19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