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猪病防治
P. 100

病猪四肢无力,共济失调,静卧时,肌肉震颤,不时抽搐,四肢划动如游泳状,触摸敏感,
              发出呻吟或鸣叫,后期转为麻痹而死亡。体温不升高,部分猪表现出特征症状,眼睑和脸
              部水肿,有时波及颈部、腹部皮下,而有些猪体表没有水肿变化。病程 1~2d,个别达 7d

              以上,病死率约 90%。
                   【病理变化】
                   1.仔猪黄痢  最急性剖检常无明显病变,有的表现为败血症。一般可见尸体脱水严重,

              肠道膨胀,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彩图 74),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以
              十二指肠最严重,空肠、回肠次之,肝、肾有时有小的坏死灶。
                   2.仔猪白痢  剖检尸体外表苍白消瘦,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变化,有多量粘液性分泌
              液,胃食滞。

                   3.猪水肿病  最明显的是胃大弯部黏膜下组织高度水肿,其他部位如眼睑、脸部、肠
              系膜及肠系膜淋巴结、胆、喉头、脑及其他组织也可见水肿(彩图 75)。水肿范围大小不
              一,有时还可见全身性淤血。
                   【诊断】
                   1.临床诊断

                   仔猪黄痢   根据新生仔猪突然发病,排黄色稀粪,同窝仔猪几乎全部发病,死亡率高,
              而母猪健康,无异常,即可初步诊断。
                   仔猪白痢   根据 2~3 周龄哺乳仔猪成窝发病,体温不变,排白色糨糊样稀粪,剖检仅
              见胃肠卡他性炎症等特点,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猪水肿病   根据主要发生于断奶后不久的仔猪,常突然发病,病程短,死亡率高,病
              猪眼险水肿,叫声嘶哑,共济失调,渐进性麻痹,胃贲门、胃大弯及结肠系膜胶样水肿,
              淋巴结肿胀等特点,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2.细菌学检查   主要是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防制】
                   1.抓好母猪的饲养管理,保持产房的清洁和消毒,哺乳前要对乳房进行清洗和消毒,
              有乳房炎的母猪应及早治疗。

                   2.搞好母猪的产前和产后保健。产前一周有针对性地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仔猪出
              生后 12h 内进行预防性投药,注射敏感的长效抗菌药可有效减少发病和死亡。较敏感的药
              物有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氟苯尼考、痢菌净、呋喃唑酮和某些磺胺类药
              等。

                   3.加强新生仔猪的护理,尤其是新生仔猪的保暖防寒措施,及早哺喂初乳,并做好补
              铁补硒工作。
                   4.仔猪应提早喂料,选用优质全价的代乳料,补充饮水。
                   5.断奶时注射长效抗菌药对预防仔猪水肿病有很好的作用,也可通过饲料和饮水添加
              药物进行预防。

                   6.免疫预防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相继研制成功了大肠杆菌的基因工程菌苗,目前有三种:
              K88-K99、K88-LTB、K88-K99-987P,母猪产前 40d 和 15d 各注射 1 次,对仔猪黄痢和白


                                                            93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