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第五卷
P. 95
第一章商品
属性不是由该物同他物的关系产生,而只是在这种关系中表现出来,
所以上衣似乎天然具有等价形式,天然具有能与其他商品直接交换
的属性,就像它天然具有重的属性或保暖的属性一样。从这里就产生
了等价形式的谜的性质,这种性质只是在等价形式以货币这种完成
的形态出现在政治经济学家的面前的时候,才为他的资产阶级的短
浅的眼光所注意。于是他用不太耀眼的商品代替金银,并以一再满足
的心情反复列举各种曾经充当过商品等价物的普通商品,企图以此
来说明金银的神秘性质。他没有料到,最简单的价值表现,如 20码麻
布 =1 件上衣,就已经提出了等价形式的谜让人们去解开。
充当等价物的商品的物体总是当做抽象人类劳动的化身,同时
又总是某种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产品。因此,这种具体劳动就成为
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例如,如果上衣只当做抽象人类劳动的实现,
那么,在上衣内实际地实现的缝劳动就只当做抽象人类劳动的实现
形式。在麻布的价值表现中,缝劳动的有用性不在于造了衣服,从而
造了人①,而在于造了一种物体,使人们能看出它是价值,因而是与
对象化在麻布价值内的劳动毫无区别的那种劳动的凝结。要造这样
一面反映价值的镜子,缝劳动本身就必须只是反映它作为人类劳动
的这种抽象属性。
缝的形式同织的形式→样,都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因此,二者
都具有人类劳动的一般属性,因而在一定的情况下,比如在价值的
生产上,就可以只从这个角度来考察。这并不神秘。但是在商品的价
值表现上事情却变了样。例如,为了表明织不是在它作为织这个具
①原文套用了德国谚语 "Kleider machen Leute" ,直译是"衣服造人"转
义是"人靠衣装"。一-编者注
73